朔风吹沙边云黄,行人堕指鸟兽僵。
鹔鹴裘弊醉何有,呼吸七气成冰霜。
画堂绣幕围丝管,馥馥麝烟红吐暖。
贫人尺布不可缝,夜长展转牛衣短。
将军领戍山上山,劲弩折角刁斗寒。
铁衣照雪夜如水,哀雁一声心欲死。
年年官赐冬衣绢,妇女从军身不遍。
来岁忍寒须努力,农家饥死无人织。
注释:
朔风吹沙边云黄,行人堕指鸟兽僵。
朔风呼啸吹过沙边,天空中云朵呈现出黄色。行走的行人手指冻得僵硬,飞鸟走兽也因寒冷而僵死。
鹔鹴裘弊醉何有,呼吸七气成冰霜。
破旧的貂裘已破烂不堪,醉酒的人又有何乐趣。他呼吸着凛冽的空气仿佛成了冰霜。
画堂绣幕围丝管,馥馥麝烟红吐暖。
华丽的堂内、绣制的帷幕围绕着丝竹乐声,浓郁的麝香香气弥漫四周,使人感到温暖。
贫人尺布不可缝,夜长展转牛衣短。
贫穷的人连一寸布都无法补缝,因为时间很长,所以只能将破旧的衣裳换洗。
将军领戍山上山,劲弩折角刁斗寒。
将军带领士兵驻守高山,他们手中的强弩被寒风吹弯。
铁衣照雪夜如水,哀雁一声心欲死。
穿着铁甲的士兵在雪夜里行走如同水面,一声悲鸣的雁叫声让人心如刀绞。
年年官赐冬衣绢,妇女从军身不遍。
每年官府都赐给士兵冬天的衣物和丝绸,但妇女却从军的只有很少部分。
来岁忍寒须努力,农家饥死无人织。
明年再忍受寒冷必须加倍努力,否则农家也会因饥饿而死亡,没有人去纺织。
赏析:
此诗是一首反映战争艰苦生活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以“苦寒”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幅战乱时期百姓生活艰难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关切,同时也抒发了作者渴望和平、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首句“朔风吹沙边云黄”,点明了地点和天气情况,为下文描写苦寒景象作了铺垫。接着“行人堕指鸟兽僵”,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严寒中的困境。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感人。
接下来的四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鹔鹴裘弊醉何有,呼吸七气成冰霜”一句,通过对比“酒”和“冰霜”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突出了人们的无奈和辛酸。而“画堂绣幕围丝管,馥馥麝烟红吐暖”则描绘了一个豪华而舒适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人们的苦寒更显得刺骨。
五至八句进一步描述了士兵们的生活状态。“贫人尺布不可缝”一句,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经济压力;“夜长展转牛衣短”则反映了士兵们艰苦的生活环境。这些诗句都表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九至十二句则转向了战争的另一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军领戍山上山,劲弩折角刁斗寒”一句,通过对将领和士兵的形象描绘,展现了战争对于国家机器的冲击;而“铁衣照雪夜如水,哀雁一声心欲死”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铁衣比作水面,将哀雁比作心如刀绞的战士,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
最后四句则是对未来的期望与呼吁。“年年官赐冬衣绢,妇女从军身不遍”一句,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而“来岁忍寒须努力,农家饥死无人织”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疾苦的关心。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群生活在战乱中的人们的形象;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