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濒江种松竹,郁郁葱葱蔽江曲。
犹有杨侯旧子孙,更结高亭贮寒绿。
东家杀贼印铸金,西家言事腰胯玉。
一樽径醉我不知,不待招呼风月足。
有客胸中抱经济,才高正患功名促。
闲为清福非吾事,乞与此亭作佳目。
主人再拜不敢让,愿作闲人老林麓。
江平酒熟夜收钓,鸭肥稻香朝坦腹。
此时寄语恶长官,勿遣追胥骇僮仆。
这首诗是诗人在杨氏清福亭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第一句“几年濒江种松竹,郁郁葱葱蔽江曲。”描述了诗人这几年来在江边种植松竹的情景,这些树木郁郁葱葱,遮蔽了江边的景色。这里的“濒江”指的是靠近江河的地方,“种松竹”则是指种植松树和竹子,这些都是文人墨客喜欢的一种雅兴。
第二句“犹有杨侯旧子孙,更结高亭贮寒绿。”则转入对杨氏家族的描写。诗人提到杨氏家族仍然有人,他们还在继续建造高高的亭子来储存寒冷的绿色植物,这里的“杨侯”可能是指某个与杨氏家族有关的官员或者人物,他的后代们仍然保持着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
第三至六句“东家杀贼印铸金,西家言事腰胯玉。一樽径醉我不知,不待招呼风月足。”则描绘了不同人家的富贵生活。东家的主人拥有杀敌的官印,并因此将官印铸成金器;西家的主人们则因为能够言事而被赋予腰间佩戴玉器的荣誉。这些描述展现了不同人家的富贵程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富贵生活的不屑一顾。
第七句“有客胸中抱经济,才高正患功名促。”则是对客人的描述。这个客人胸中有经济之学,但正因为才华出众反而担忧自己的功名被催促。这里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逃避的心态,他宁愿选择隐居山林,过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
第八至十一句“闲为清福非吾事,乞与此亭作佳目。”则是诗人的自我表白。他认为追求清福并非自己的本意,而是希望借此与这个美好的亭子相联系。这里的“清福”可能是指诗人所追求的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
第十二句“主人再拜不敢让,愿作闲人老林麓。”则是对主人的回应。主人恭敬地向诗人道歉,表示愿意接受这个亭子作为自己晚年的栖息地。这里的“闲人”可能是指那些不追求功名利禄、过着隐居生活的人,而“老林麓”则意味着在山林中度过余生。
最后一句“江平酒熟夜收钓,鸭肥稻香朝坦腹。”则是对诗人日常生活的描绘。他在江边饮酒赏月,享受着渔夫们丰收的喜悦。这里的“酒熟夜收钓”可能是指晚上喝酒之后去钓鱼,而“鸭肥稻香朝坦腹”则描述了早晨吃着美味的饭菜,悠闲地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对杨氏清福亭的不同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追求内心宁静、过上闲适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