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明月地行水,水月相去八万里。
天公大力谁能移,月在水中天作底。
我心与月明作两,真月本在青天上。
虽云佛说我别说,恐入众生颠倒想。
少城城隈佛宫阙,客哦水月僧饶舌。
三峡水寒梅花时,起予对月赓此诗。
翻译版本:
在珞碛江上,一个僧人悟策向我展示他的诗作,他朗诵了程子山孙季辰李仁甫为成都信相寺水月亭所写的诗。这些诗让我想起了我过去在成都的日子,我经常去拜访鉴公并请求这首诗。现在我再次被要求写一首诗,但每次都以开玩笑的方式拒绝。现在,悟策已经背诵了几首好诗,这激发了我,于是我追忆并写了一首长诗,交给悟策让他寄给鉴公。
注释及赏析:
- 天行明月地行水,水月相去八万里。
- “天行”和“明月”象征着天空中的明亮和广阔,而“地行”和“水月”则代表了大地的宁静与深邃。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是遥远的,仿佛隔了一个八万里的距离。这可能意味着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的内心都应该保持宁静和纯净,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影响。
- 天公大力谁能移,月在水中天作底。
- “天公大力”指的是自然的伟力,能够轻易移动或改变事物。而“月在水中”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倒映在水中的情景。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我们对自然的依赖和保护。
- 我心与月明作两,真月本在青天上。
- “我心与月明作两”意味着我们的心应该如明亮的月光一样清澈无暇。而“真月本在青天上”则表示月亮的真正位置应该在天空中,而不是在我们的心里或任何其他地方。这两句话传达了一种对内心的纯洁性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 虽云佛说我别说,恐入众生颠倒想。
-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于佛法的理解。它提醒我们要超越表面的言语和说法,而是要深入理解佛陀的真正教诲,避免陷入世俗的纷扰和误解之中。
- 少城城隈佛宫阙,客哦水月僧饶舌。
- “少城”可能是成都的一个地名,而“城隈”则指的是城墙的边缘。这两句话描述了一个地方的景象,即城墙的一角处有一座佛宫。然而,游客们在这里吟诵诗句,使得这个地方显得热闹而又喧嚣。这可能是因为游客们过于专注于自己的行为,而忽略了环境的宁静。
- 三峡水寒梅花时,起予对月赓此诗。
- “三峡”指的是长江上游的三个峡谷,而“水寒”、“梅花”则是季节的象征。这三句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季节,人们在河边赏梅,而诗人则在这样的环境中吟诵这首诗。这表明了诗歌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