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作亭跨江月,久欲题诗诗思竭。
今朝龙泉宝函来,岂亦索诗光贝阙。
忽忆曩时醉亭上,笑倚长松清兴发。
波光浩渺荡樽俎,夜色鲜明见毫发。
是时披襟揖灏气,蠲涤肺肝洗尘骨。
归来至今忽想像,犹觉人寰可超越。
会当月夕驾烟桨,吹笛呼龙出龙窟。
蓬莱方丈傥可寻,借我长风泛溟渤。

江月亭

张家作亭跨江月,久欲题诗诗思竭。

今朝龙泉宝函来,岂亦索诗光贝阙。

忽忆曩时醉亭上,笑倚长松清兴发。

波光浩渺荡樽俎,夜色鲜明见毫发。

是时披襟揖灏气,蠲涤肺肝洗尘骨。

归来至今忽想像,犹觉人寰可超越。

会当月夕驾烟桨,吹笛呼龙出龙窟。

蓬莱方丈傥可寻,借我长风泛溟渤。

注释:张家建造的亭子横跨在江面上,长久以来我都想在上面题写一首诗,但诗思却枯竭了。今天从龙泉传来宝函,难道这也是为了索求诗句而让月光照亮宫殿吗?忽然间想起以前在亭子里喝酒赏月的时候,笑得靠在长松下,兴致勃勃地抒发着豪情壮志。月光映照着湖面,水面上泛起微微的涟漪,夜色中也显得格外明亮,连一点细微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那时我敞开衣襟迎接着浩大的气势,洗涤着我那被世俗尘埃沾染了的灵魂和肉体。回到家后,我一直在想象着那个场景,仍然觉得人世间的境界是值得去超越的。我一定要在满月之夜乘坐船儿划桨,吹动着笛子呼唤着神龙出现于龙宫。如果真的能够找到蓬莱仙岛和方丈山,那么让我借用一阵强劲的风,泛舟于广阔的大海之中吧。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中秋前一日,当时作者正客居建安。诗人面对明月,想起了自己曾经游历过的名山,以及那些令人向往的仙境。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全诗以“月”为线索,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首联“张家作亭跨江月”,交代了这座亭子的建造者。张家在建安居住,因此亭子就建在江边。江边的亭子,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江水,观赏美丽的风景。

颔联“久欲题诗诗思竭”。诗人因为想要写诗而感到诗思枯竭,可能是因为他已经写过很多诗了。这里的“思竭”可能指的是诗人的灵感已经用尽了。

颈联“今朝龙泉宝函来”,“龙泉”可能是一座著名的寺庙,也可能是作者所指的某个特定的地点。宝函就是古代一种珍贵的盒子,用来装重要的物品。诗人收到宝函,一定是非常激动和惊喜的。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收到宝函的喜悦之情。

尾联“岂亦索诗光贝阙”,这里“贝阙”指的是宫殿的墙壁,可能是诗人所指的某个特定的宫殿或寺庙。诗人收到宝函,是不是也是希望借此机会得到更多的诗歌创作灵感呢?

尾联“忽忆曩时醉亭上”中的“曩时”指的是过去的时间,也就是从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突然想起了以前在亭子上面喝酒的情景。

中间四句描写了诗人在亭子上饮酒赏月的情景。诗人坐在亭子上面,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月亮,一边喝着美酒,心情愉悦无比。

第五句“笑倚长松清兴发”,这里的“长松”指的是高大的松树。诗人坐在长松下面,靠着它发出的声音,心情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第六句“波光浩渺荡樽俎”,这里的“波光”指的是湖水的波动。诗人看到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荡漾着整个湖泊的酒杯和餐具。

第七句“夜色鲜明见毫发”,这里的“毫发”指的是细小的东西。诗人看到夜色中的景象是如此清晰可见,即使是最微小的细节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第八句“是时披襟揖灏气”,这里的“披襟”是指解开衣襟。诗人张开衣襟,迎接着浩大的自然气息。这里的“灏气”指的是浩大的气息。诗人张开衣襟接受着浩大的气息,感觉身体里充满了活力和力量。

第九句“蠲涤肺肝洗尘骨”,这里的“蠲涤”是指清除、洗涤。诗人通过张开衣襟接受着浩大的气息,感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洗涤。这里的“肺肝”是指人的内脏器官,可能是指诗人的身体内部。诗人感觉自己的内脏器官都变得清新、干净起来了。

第十句“归来至今忽想像”中的“想像”是指想象、幻想。诗人回到家乡后,一直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无法自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第十一句“犹觉人寰可超越”中的“人寰”是指人间世界。诗人虽然身处人间,但是他觉得人世间的境界是可以超越的。这里的“超越”是指超越、越过的意思。这里的“人寰”可以理解为人间世界、人世间。诗人认为人世间的境界是可以超越的,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第十二句“会当月夕驾烟桨”,“会当”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思是应当、一定。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一定会在某个月夜乘着烟一样的小船划桨。这里的“月夕”可以理解为夜晚的月光下,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中秋节等特定节日里的月光下。

第十三句“吹笛呼龙出龙窟”中的“龙窟”可以理解为龙的洞穴、龙穴。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想要吹笛子召唤神龙出现于龙穴。这里的“呼龙”可以理解为召唤、呼唤神龙,也可能是指吹奏笛子的声音吸引神龙的出现。这里的“龙窟”可以理解为龙的洞穴、龙穴,也可能是指神龙的栖息之处。

第十四句“蓬莱方丈傥可寻”,这里的“蓬莱”和“方丈”都是传说中的仙境。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希望能够寻找到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和方丈山。这里的“傥可”可以理解为或许、也许可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尾联“借我长风泛溟渤”,这里的“长风”可以理解为强劲的风,也可能是指长风破浪的比喻。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希望能够借助长风的力量,泛舟于广阔的大海之上。这里的“泛溟渤”可以理解为泛舟于大海之上,也可以理解为泛舟于广阔的海洋之中。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