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骨寒瘦枯梅枝,梅花开时徵我诗。
我诗悲瘁作无意,借梅代我陈其词。
梅云最先得春意,桃花乱搀作佛事。
千年冷落空自知,今日相看合何似。
迦叶眼睛谁不有,先觉我当为上首。
普令世界识春光,南枝待入瞿昙手。

【注释】:

1。策师:诗人的朋友,字不详。

2.南游:诗人在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冬前往四川赴任途中,经过三峡。

3.见:见到。

4.施:赠送。

5.余:我。

6.忧悲苦恼无意赋咏:因忧虑悲伤而无心作诗。

7.姑:暂且,这里指代前文“无一字”的无奈。

8.借梅为喻: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9.送行:诗人送他离去。

10.则:就。

11.无一字不著题此:没有一句话不是在说这首诗。

12.本分事:应该做的事。

13.不妨大亲切:很亲近。

14.安取:哪里可以,何处可取。

15.绍兴十四年十二月一日:作者写这首诗的时间。

16.策骨:瘦弱的脊梁。

17.寒瘦:身体消瘦。

18.枯梅枝:枯萎的梅花树枝,比喻自己。

19.梅花开时徵我诗:梅花开花的时候,我的诗就写出来了。徵,征召,这里用来形容诗歌的创作过程。

20.我诗悲瘁作无意:我的诗是悲苦憔悴中无意之作。

21.借梅代我陈其词:用梅花代替我抒发自己的情感。陈,陈述,这里指表达的意思。

22.梅云最先得春意:梅树的云彩最先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23.桃花乱搀作佛事:桃花纷纷地搀合着做佛教活动,形容春天的到来。

24.千年冷落空自知:我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只有自己知道。

25.今日相看合何似:今天看着你离去,感觉如何?合,怎么,如何。

26.迦叶眼睛谁不有:释迦牟尼的眼睛谁都有。迦叶,释迦牟尼的弟子名号之一(意为“光”)。

27.先觉我当为上首:我应该是最先觉悟的人,应当排在最前面。上首,首位或首席。

28.普令世界识春光:让整个世界都认识春天的美好。

29.南枝待入瞿昙手:南方的枝条等待被佛祖(瞿昙)接引。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梅自况,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第一句点出自己身处三峡,与诗人告别的情景。第二句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因忧虑悲伤而无心作诗。第三句用梅花代自己抒发情感,表示自己愿意为朋友留下美好的记忆。第四句进一步解释自己的心情,认为梅花开的时候,我的诗就已经完成了。第五句以“姑”字开头,表示暂时借用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接下来四句写送别的情景,第六句用“则无一字不著题此”表明没有一句话不是在说这首诗的。第七句以“本分事”三字开头,说明自己应该做的就是写这首诗。第八句用“不妨大亲切也”表达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很亲近。第九句用“安取”二字,表明自己哪里可以获取这样的灵感。第十一句用“绍兴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说明写这首诗的时间。最后两句用释迦牟尼的眼睛比喻自己,认为我应该是最先觉悟的人,应该排在最前面。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诗人将自己比作枯瘦的梅枝,梅花开放时,诗人的诗已经写出来了。诗人用梅花代替自己抒发情感,认为梅花开的时候,自己的诗已经完成了。”梅花最早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桃花纷纷地搀合着做佛教活动,诗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只有自己知道。”诗人用自己的经历和遭遇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朋友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