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隐开山有胜缘,南山松竹上参天。
擗开华岳三峰手,参得浮山九带禅。
水鸟风林成佛事,粥鱼斋鼓到江船。
异时折脚铛安稳,更种平湖十顷莲。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清隐是作者的号,此词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时诗人已五十余岁,退居颍昌(在今河南许昌)。这首词是赠给友人清隐的,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上片写山中之胜景。首句写山林之秀美。“开山有胜缘”是说清隐居处山明水秀、景色优美,故得“开山”二字。次句写山林之高峻。南山松竹,直插云霄。“参天”,形容树木枝繁叶茂,高耸入云。这一句写出了山中林木的高大茂盛,也写出了山林的险峻幽深。下片写山中佛家之盛。“水鸟风林成佛事”,意思是:水鸟飞翔,风吹树叶,都成了佛家之事。“风林”句暗合禅宗六祖惠能“顿悟成佛”之说。第三句写山中禅寺之盛。“粥鱼斋鼓到江船”意谓:寺庙里僧人用粥喂鱼,敲响木鱼和磬声,招来游客。“粥鱼”,即施食,是佛教的一种做法,以供施主食用,也可救饥者一命。“斋鼓”就是打钟,用来报时、集众等。“斋鼓”与“斋鱼”都是佛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到江船”是说施舍的鱼粥和斋食送到了江船上。这几句写出了山林佛家之盛,也写出了作者对山林佛家的赞美。
词人对友人清隐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全词语言朴实自然,意境高远,风格清新淡雅。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在诗、文、词、赋、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他提倡“诗文革新运动”,主张文章应“明理”“适用”,“无一字无来处”。他的诗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豪放飘逸,善用夸张比喻,独具特色;其词气势磅礴,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