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岸人家报急流,船官解缆正夷犹。
震雷将雨度绝壑,远水粘天吞钓舟。
甚欲去挥白羽箑,可堪更着紫茸裘。
平生得意无人会,浩荡舂锄且自由。

【注释】

四月末天气陡然如秋遂御袷衣游北沙亭观江涨:四月底天气突然变冷像秋天一样,于是穿上夹袍游览北沙亭看江水上涨。

沙岸人家报急流:河岸的人家报告着急流。

船官解缆正夷犹(犹豫):船夫解开缆绳正在犹豫不决。

震雷将雨度绝壑(jiè hè):震雷即将下雨渡过深壑。

远水粘天吞钓舟:远处的水波粘着天空吞噬钓鱼船。

甚欲去挥(fēn)白羽箑(xù),可堪更着(zhe)紫茸裘(róng):我真想挥动白色的羽毛扇子,却难以忍受穿上紫色的皮衣。

平生得意无人会,浩荡舂锄且自由:平生得意的时候没有谁能理解,我只好在广阔无垠的原野上自由地耕作。

【赏析】

本诗是作者晚年在江西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船出游北沙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功业难成的悲愤和无奈之情。

开头四句写初夏之景,四月末天气突然变冷,诗人便换上夹袍出游,到了北沙亭,看到江水上涨,便写下了这首诗。

第二联是全诗的重点。“震雷”两句,写诗人看到江水上涨,便想到将要下雨,于是赶紧解开船缆,想找个地方避雨。而此时却遇到急流,船上人正犹豫不定。这两句是说诗人自己,又暗喻当时社会环境,暗含诗人无法施展抱负的意思。“震雷”句中的“绝壑”,指山间深邃幽险之处;“远水”句中的“粘天”形容水势浩大;“吞钓舟”形象地描绘了水流湍急的景象。

第三联是说,诗人想挥动羽毛扇子驱赶炎热,但穿着紫裘觉得寒冷。这里既写出了诗人苦闷的心情,又表现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

尾联写诗人在广阔无际的原野上自由耕作。“舂锄”是古代一种农具,用木柄和石齿制成,用以翻土或松土。这里比喻为农夫。“自由”则表示诗人不屈于命运,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前四句写景抒情,渲染出一幅风雨欲来、江河暴涨、激流澎湃的画面,为后文抒发感慨作了铺垫,同时诗人以“急流”、“远水”、“震雷”、“粘天”、“垂钓舟”、“紫茸裘”等意象,生动地刻画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一方面要顺应天命,另一方面又要有所作为,不能屈服于现实的压迫之下。因此,虽然面对狂风暴雨和汹涌澎湃的江流,诗人还是毫不犹豫地解开了船缆,准备去江中垂钩。然而,诗人又深感自己的才华不为世所用,只能像农夫那样在广阔的原野上自由耕作。这种对现实无能为力、壮志难酬的痛苦心情,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愤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