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客未尝眉自颦,南人夸说齿生津。
磨钱和蜜谁能许,去蒂供盐亦可人。

第一首,戏答晁深道的《乞梅》诗。晁深道有《和王直之梅花诗十首》,而苏轼此诗作答,可见二人友谊深厚。

北客:北方的游子。

未尝:不曾。

自颦:自己皱眉。

南人:南方之人。

夸说:夸耀、称赞。

齿生津:口中生津(比喻说话风趣、生动)。

磨钱和蜜:用磨好的铜钱来调和蜂蜜。比喻以金钱为诱饵,使人上当。

许:答应。

去蒂:去掉果实梗部。

供盐:供人食用。

亦可人:也值得人们喜爱。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小品。它运用拟人法和比喻法,将梅比作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既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又反映了他寄寓在梅花身上的生活哲理和精神追求。“磨钱和蜜谁能许,去蒂供盐亦是人。”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梅花喻为“北客”,把南人夸赞的“齿生津”的口吻比成“磨钱和蜜”的诱惑,既表明诗人不贪世俗的虚妄,也不拒绝世间的温存;同时,又暗示出诗人虽身在异地,心却与故土相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未开时”三句:梅花尚未盛开,但已暗含着它的傲骨和品格。

赏析:

“未开时”,说明梅花还没有开放,但它已经具备了傲骨和品格。“未开”与“未嫁”谐音,这里借指女子尚未出嫁,暗含了作者对妻子的眷恋之情。

“笑东风”二句:梅花虽然尚未盛开,但已经具有了傲骨和品格,就像古代美女一样,能够经得起世人的夸赞和赞赏。这里的“笑”字,不仅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动人,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雪似杨花”二句:梅花虽然还未开放,但却已经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里的“如”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颜色和质地,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

“莫羡东君”二句:不要羡慕春天的使者——东风,因为春风是无法吹落已经盛开的花朵的。这里的“东君”,指的是春风之神,是春神的使者。诗人认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梅花正是在这个时候绽放的。因此,诗人劝勉那些羡慕春天的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时光,不要错过美好的时光。

“雪似杨花”二句:梅花虽然还未开放,但却已经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这里的“似”字,不仅形容了梅花的颜色和质地,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叹。

“莫羡东君”二句:不要羡慕春天的使者——东风,因为春风是无法吹落已经盛开的花朵的。这里的“东君”,指的是春风之神,是春神的使者。诗人认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梅花正是在这个时候绽放的。因此,诗人劝勉那些羡慕春天的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时光,不要错过美好的时光。

“去蒂”二句:梅花虽然还没有完全绽放,但已经可以供人食用了。这里的“去蒂”指的是去掉花梗部,使其成为可以吃的东西。而“亦人”则是指梅花本身也是一种有价值的东西。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即无论一个人的价值如何高低,都应该珍惜每一个机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去蒂”二句:梅花虽然还没有完全绽放,但已经可以供人食用了。这里的“去蒂”指的是去掉花梗部,使其成为可以吃的东西。而“亦人”则是指梅花本身也是一种有价值的东西。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即无论一个人的价值如何高低,都应该珍惜每一个机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亦足”二句:梅花虽然还没有完全绽放,但已经可以供人食用了。这里的“亦足”指的是足够、充足的意思。而“可人”则是指可爱、讨人喜欢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即无论一个人的价值如何高低,都应该珍惜每一个机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感悟和追求。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梅花人格化,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