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叶连枝摘未残,依依茶坞竹篱间。
相如病渴应须此,莫与文君蹙远山。

【注释】

①带叶连枝摘未残:指梅树枝干相连,枝叶相依,尚未凋落。②莫与文君蹙远山:意为不要像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那样,用美人来烘托、衬托景物,使景物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赏析】

《以梅馈晁深道戏赠二首》,这是一首咏物诗,写梅树与竹篱之间的情态,并以此自比司马相如。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动人。

第一句“带叶连枝摘未残”,写梅树枝条相连,枝叶相依,尚且未凋零。“带叶”二字,既点明梅花有叶,又写出了梅花的生机盎然。“连枝”二字,则写出了梅花枝干的相连不断,形象地表现出梅花枝干相连的特点。“摘未残”三字,既表明诗人亲手采梅,又表明梅枝尚长,未到凋零之时。这一景象,为下文的自喻作了铺垫和暗示。

第二句“依依茶坞竹篱间”,写梅树生长在茶园之中,周围是绿竹围绕。“茶坞”二字,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是茶园之中,而“竹篱间”三个字,则表现了环境的清幽、静谧。“依依”二字,既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环境的留恋之情,也写出了梅树枝叶的繁茂。这两句诗,将梅花的生长环境描绘得十分具体生动,为下面的自喻作了有力的铺垫和暗示。

第三句“相如病渴应须此”,诗人将自己比喻成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因“长卿赋成,卓然愈奇”(《史记·司马相如传》),故称“长卿”。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说自己需要的是梅汁解渴,而不需要其他的饮料。这句诗中的“应须此”,既表明了诗人的需要,也表明了诗人对于梅花的特殊偏爱。

末两句“莫与文君蹙远山,”诗人将自己比作司马相如。“莫与”二字,既是对前一句的回应,也是对后一句的铺垫。因为诗人需要的是梅汁,所以诗人希望有人能帮他采摘梅树,而这个人就是司马相如。而如果司马相如真的来了,那么他必然会用美人来渲染、烘托梅花之美,从而使得梅花的美被掩盖住了。因此说“莫与文君蹙远山”,即不要像司马相如那样,用美女来烘托梅花之美。

以梅树和茶园之间的景色起兴,以司马相如自比,最后以“莫与文君蹙远山”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