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无传骥空老,重华不见士长饥。
从来万事乖名实,岂但药翁论蛤蜊。

译文:伯乐没有传授千里马的本领,使老骥空度时光;重华不见士长饥,也可见其对人才的期待。

向来万事都和名不符,岂能只凭药师谈论蛤蜊?

注释:世弼,即李世弼(896-980),字义山,号阳城居士,晚唐著名诗人,著有《阳城遗事》等。

伯乐无传:伯乐,传说中的相马专家,相传他能够识马,能识别出千里马。这里指良马不能得到善用。

重华:传说中帝尧的名字,这里是说贤人得不到任用。

重华不见士长饥:意思是尧帝不重视贤人的才能,以致他们饥饿。

从来:向来。

乖名实:不符合实际情况。

岂但药翁谈:不只是药师谈论。

赏析:这首诗是李世弼因病而作,表达了他对贤人被忽视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首句“伯乐无传骥空老”借用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暗示贤才不被重视的悲哀。次句“重华不见士长饥”,则是以尧帝为例,批评统治者不识贤能,导致贤者受冷落。第三句“从来万事乖名实”,则将这种状况归因于社会现实与名不符实的矛盾。最后一句“岂但药翁谈”,则是对整个社会的不满,认为药师谈论的不过是蛤蜊的功效,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