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马怒盘旋,错认林花作锦鞯。
君不据鞍朝玉帝,岂宜长作市门仙。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解读:
- “青山如马怒盘旋”:形容青山如同一匹狂奔的骏马,形象生动,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感。这里的“如马”比喻山的形状,而“怒盘旋”则描绘了山峰的雄壮与动态。
- “错认林花作锦鞯”:将错把林间的花朵误认为是华丽的鞍垫,用“锦鞯”来形容花朵的美丽,但实际却是错误的认知。
- “君不据鞍朝玉帝”:意指如果你不骑马去朝见玉帝,就不会有机会见到真正的仙境。这暗示了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仙境的真实。
- “岂宜长作市门仙”:意指不应该长久地做市井中的仙人,意味着应该追求更高远的人生目标。
- 译文解释:
- 诗中通过“青山如马怒盘旋”和“错认林花作锦鞯”,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雄壮与错乱的美。
- “君不据鞍朝玉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以及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 “岂宜长作市门仙”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人生态度的反思,认为不应沉溺于平凡之中。
- 关键词注释:
- 青山如马:这里的“青山”是自然景观的象征,而“马”则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山的雄健与奔腾。
- 错认林花作锦鞯:“锦鞯”是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鞍垫,这里用来比喻林间的花朵美丽而虚幻。
- 玉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玉帝是天帝的别称,代表最高的神灵。
- 市门仙:在这里,“市门”指的是人间的市场或者城市,“仙”则是指神仙。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不愿意成为只存在于市井之中的俗人。
- 赏析:
-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 诗中的语言简洁而有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探讨。它鼓励人们要有更高的追求,不要满足于平凡的生活。
《次韵裴尉过马鞍山》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