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松不得千年寿,何况高材傲世人。
唯有草书三昧法,龙蛇夭矫锁黄尘。
【赏析】
苏才翁,北宋书法家、草书大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擅长行、草书,尤以行书见长,被誉为“苏体”。他一生坎坷,屡试不中,却始终不改其志,晚年在京城开封的佛寺壁上题写《金刚经》一通,后被毁,遂于壁后又题写此诗,并请人抄录成册。
这首诗是苏才翁对草书艺术的理解与赞美。首句“老松不得千年寿”,运用了老松比喻自己,意指自己的才华和成就无法长久保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无奈与感慨。第二句“何况高材傲世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才华与个性,以及面对世俗的不屑与轻视。第三句“唯有草书三昧法”,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只有草书才能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这里的“三昧”是指一种禅学上的修行境界,指的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领悟,达到了一种心随意动的境界。第四句“龙蛇夭矫锁黄尘”,则是对草书的描绘,用“龙蛇夭矫”来形容草书中的笔势,而“锁黄尘”则暗示了这些笔势所蕴含的力量和美感。整首诗通过对草书的艺术表现和哲理内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草书艺术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和坚持,以及对世俗偏见的不屑与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