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粮出求仁,行李弥宇宙。
久客渺愁人,马饥仆夫瘦。
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禾黍锄其骄,牛羊鞭在后。
隐几天籁寒,六凿忽通透。

这首诗的原文是:

舂粮出求仁,行李弥宇宙。

久客渺愁人,马饥仆夫瘦。

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禾黍锄其骄,牛羊鞭在后。

隐几天籁寒,六凿忽通透。

译文如下:
舂米以寻求仁德,旅行的脚步遍布了整个宇宙。
远离家乡久了让人感到忧愁,仆人马匹都变得消瘦疲惫。
回到家中一切都如旧,稻谷和黍子丰收时的喜悦依旧存在。
牛羊被驱赶着耕地,而农夫们挥舞着鞭子忙碌着。
隐居山林时听到几声清脆的鸟鸣声,仿佛能听到六种不同的石凿声音。

注释与赏析:

  • “舂粮出求仁” - 描述了一个为了寻求仁德而辛勤劳作的行为。
  • “行李弥宇宙” - 形容出行时的行囊装满了各种东西,范围覆盖了整个宇宙。
  • “久客渺愁人” - 表达了长时间在外做客的人感到的孤独和忧愁。
  • “马饥仆夫瘦” - 描述了仆人和随从因为长途跋涉而变得消瘦。
  • “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 表示回到家乡后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生活还是那么简朴和平静。
  • “禾黍锄其骄” - 指农民在秋天收获时对稻谷和黍子的辛勤劳作。
  • “牛羊鞭在后” - 描述农活完成后,牛和羊被驱赶去耕田。
  • “隐几天籁寒” - 隐居山林时,能够听到大自然的声音。
  • “六凿忽通透” - 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像六凿(古代的一种石器工具)一样,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明亮和透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归家后的宁静生活,以及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珍视。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即使在外漂泊多年,回归故土后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和满足。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赞美。最后,通过“六凿忽通透”这样的比喻,传达了一种通过自我修行和努力可以达到精神净化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