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永知槐夏,云黄喜麦秋。
同朝国士集,赐沐吏功休。
祇园冠盖地,清与耳目谋。
晴云浮茗碗,飞雹落文楸。
一客众主人,醉此顾虎头。
虎头持龙节,排河使东流。
厥田惟上上,桑麻十数州。
计功不汗马,可致万户侯。
【注释】
慈孝寺:指杭州的灵隐寺。饯:送别。子敦:即张敦,诗人的朋友。孔经父:孔经,字仲思,是张敦的父亲,曾任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八韵:指《赠孔经父诗》。同朝国士集:与同朝的国士聚会。赐沐:皇帝赐予官员洗发。吏功休:官员的功劳被免除了。祇园:指灵隐寺。冠盖:指朝廷使者和官员的车马。清与耳目谋:清净而使耳朵和眼睛得到休息。晴云浮茗碗:晴朗的天空下,云雾缭绕在茶碗上空。飞雹落文楸:冰雹降落在文楸树上。文楸:一种树名。一客众主人:诗人被当作客人招待。顾虎头:指东晋名士顾恺之。虎头持龙节:顾恺之手持着象征龙的符节。排河使东流:把河水排出去使它向东流。厥田:指他的田亩。上上:最肥沃的土地。桑麻:指桑树和麻类作物。计功不汗马,可致万户侯:计算功绩并不需要像骑马那样辛苦,就能够获得万户侯(官爵)。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朋友的五言律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张敦离别时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首联“日永知槐夏,云黄喜麦秋”写诗人送别张敦时的所见所闻。夏日漫长,知是槐树茂盛时节,麦穗金黄,正是丰收季节。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也表现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颔联“同朝国士集,赐沐吏功休”则进一步描绘了送别场面。同朝国士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他们在诗人面前聚集,共同为即将离去的张敦祈祷祝福。而“赐沐吏功休”,则是说皇帝赐予了官员们洗发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暂时放下公务,好好享受一下闲暇时光。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认识,也流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颈联“祇园冠盖地,清与耳目谋”继续描绘送别场面。祗园是指灵隐寺,诗人在这里为张敦送行。而“冠盖地”则形容当时送别场面的盛大热闹。而“清与耳
目谋”,则是说这里的环境清幽宜人,让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宁静舒畅。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尾联“晴云浮茗碗,飞雹落文楸”则再次描绘了送别场面。晴空万里,云朵飘浮在空中;而“茗碗”,则指的是茶碗;“飞雹落文楸”,则是说冰雹落在了文楸树上。这些景象不仅给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为送别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最后两句“一客众主人,醉此顾虎头”则是对整个送别的场景进行总结。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个客人,而张敦则为众人的主人,他们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而“顾虎头”,则是东晋名士顾恺之的代称,这里用来表示对张敦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送别场面的渲染,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