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鸣布谷,天道似劝分。
持饥望路人,谁能颜色温。
笑忆枯鱼说,诙谐老漆园。
湘累不得禄,哀怨写荃荪。
千年涧谷松,惭愧雨露恩。
思为万乘器,顾掩斧凿痕。
【注释】
- 圣柬:指朝廷的诏书。
- 将寓于卫:寄居在卫国之地。
- 行乞食于齐:以乞讨为生,居住在齐国。
- 可怜之色:形容人因困苦而显得可怜的样子。
- 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即“感春五首”诗作中的第一首。
【译文】
春风中布谷鸟鸣叫,天道似乎在劝导人们分享收获。
我持饥待路人,但谁能给我一点温暖呢?
想起枯鱼的故事,不禁笑谈自己的处境,如同老漆园先生一样滑稽。
我在湘地累得无法得到俸禄,悲哀怨恨却只能写在荃荪草上。
千年的松树长在涧谷之中,惭愧它得到了雨露的恩泽。
我思成为天子的车驾,却顾不得掩饰斧凿的痕迹。
【赏析】
《感春五首·其一》是一首咏叹穷困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感慨及对不公的愤怒。全诗以自然景物作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苦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一、二句“春风鸣布谷,天道似劝分。”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天气,以及人们对此的反应。布谷鸟是春天的象征,它的叫声预示着丰收的到来。然而,天道似劝分却暗示着人们对于分配不公平的不满和担忧。这种情感贯穿全诗,成为诗人内心痛苦的表现。
三、四句“持饥望路人,谁能颜色温?”表达了诗人对他人的同情和期望。他手持食物等待着行人,希望有人能够给予他一些温暖和关爱。然而,他失望地发现,真正关心他的只有那些饿肚子的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和无情,也让诗人感到更加悲凉无助。
五、六句“笑忆枯鱼说,诙谐老漆园。”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想到了曾经的老朋友们。他们曾经一起嘲笑过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如同老漆园先生一样滑稽可笑。然而,如今他们都已经离开人世,只留下诗人独自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这也反映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怀念和哀伤。
七、八句“湘累不得禄,哀怨写荃荪。”诗人感叹自己在湘地累得无法得到俸禄,只能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哀怨和愤懑。荃荪草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悲伤和痛苦。诗人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九、十句“千年涧谷松,惭愧雨露恩。”诗人感叹自己生长在涧谷之中的千年松树,却得到了雨水和露水的恩惠。这暗示了他对不公平待遇的不满和抗议。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十一、十二句“思为万乘器,顾掩斧凿痕。”诗人思考着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掩盖了斧凿的痕迹。这反映了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困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残酷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