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公但食粥,百口常忧煎。
金张席贵宠,奴隶乘朱轩。
丈夫例寒饿,万世无后先。
风霾天作恶,雷亦怒阗阗。
俄顷花柳静,烟暖谷鸟喧。
人事每如此,翻覆不常然。
下流多谤议,高位又疾颠。
空馀壮士志,不逐四时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所作的五言律诗。贾至(724年—776年),字无咎,号二十四泉客,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尚书左丞相贾曾之孙,宰相贾耽之子,与李白友善,诗名颇高。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
- “圣柬”指的是皇帝的书信或命令,“将寓于”表示将要寄送的意思;“卫”指卫国,这里可能是指卫国的使者;“行乞食于齐”,意思是到齐国去讨饭;“有可怜之色”则表达了一种同情和怜悯的情感。最后两句是对春天的描写,“再次韵”意味着用前一首的韵脚来创作新的作品。
译文:皇帝的书信将寄送于卫国,那里有人正在为生活而乞讨食物。我对此感到非常可怜。
鲁公但食粥,百口常忧煎 —— 注释:“鲁公”可能是某位官员的尊称,“但食粥”表明他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百口”表示很多家庭,“常忧煎”则形容他们经常担忧忧虑。
金张席贵宠,奴隶乘朱轩 —— 注释:“金张”指东汉时期的著名宦官张让和其兄弟张朔,两人因恃宠骄纵被诛;“朱轩”是古代贵族乘坐的车,这里用以比喻权贵们所享受的荣华富贵。
丈夫例寒饿,万世无后先 —— 注释:“丈夫”指男子汉;“例”表示通常情况;“寒饿”描述的是他们普遍的生活状态;“万世无后先”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希望子孙能够有所作为,超越先辈。
风霾天作恶,雷亦怒阗阗 —— 注释:“风霾天”指的是天气恶劣,多指雾霾天气;“风霾天作恶”形象地描绘了恶劣天气给人们带来的影响;“雷亦怒阗阗”,则形容雷声震耳欲聋,表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威严。
俄顷花柳静,烟暖谷鸟喧 —— 注释:“俄顷”意为片刻之间;“花柳”指花草树木;“烟暖谷鸟喧”描绘出春天温暖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人事每如此,翻覆不常然 —— 注释:“人事”泛指世间的种种变化和人情世故;“翻覆不常然”意味着世事无常,变幻莫测。
下流多谤议,高位又疾颠 —— 注释:“下流”在这里指的是社会底层,“谤议”表示非议和攻击;“疾颠”则意味着迅速失去地位和权势。
空余壮士志,不逐四时迁 —— 注释:“壮士志”指的是有抱负、有远大理想之人的意志;“不逐四时迁”则表达了坚持自己信念的决心,不随波逐流。
赏析:
这首《感春五首》是贾至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写下的作品。通过诗歌,贾至展现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比宫廷中的权贵与民间百姓的不同境遇,揭示了当时社会中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的问题。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于个人理想的坚守和对于时局变迁的淡然态度。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