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清水岩,空洞极明好。
虎狼迁部曲,钟鼓天击考。
云生卧龙石,水入炼丹灶。
有意携管弦,山只应洒扫。
【注释】
尝闻:曾听说过。清水岩:山名。
空洞极明好:山洞十分明亮。
虎狼迁部曲:指晋代祖逖北伐时,在石勒的逼迫下,被迫从北方迁来军队到江南。
钟鼓天击考:形容山势高峻,好像有钟鼓声在天上撞击。考,通“叩”。
云生卧龙石,水入炼丹灶:意即山中有云生起的地方,有水流入炼丹炉的地方。
有意携管弦,山只应洒扫:意即山中有人携带琴瑟等乐器,只有山才应该被扫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郭明叔所居之地清水岩的赞美之词。诗中通过写清水岩的形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全诗以咏赞清水岩为中心,层层设喻,巧妙比喻,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体现了盛唐诗歌的艺术风格。
首联“尝闻清水岩,空洞极明好。”先点清水岩的名字,再写其形胜。“尝闻”,听说,一开头就显示了作者仰慕之情。“清水岩”三字,既点出了诗题中的“咏”字,又概括了下文对清水岩的描写。“空洞”二字,写出了山的空灵、清幽、秀丽。“极明好”三字则突出了山的秀美。“空洞”和“极明”,这两个词组前后呼应,互相辉映,构成了一个优美的意境。
颔联“虎狼迁部曲,钟鼓天击考。”用“虎狼”来形容人的威猛,用“钟鼓”来比喻山势的险峻。“迁部曲”和“击考”两个动词,分别描绘了一幅威武雄壮的画图。
颈联“云生卧龙石,水入炼丹灶。”两句都是运用夸张手法的拟人化写法。“云生”句写山中的云彩与卧龙石相映成趣;“水入”句写山下的水潭与炼丹灶相似。这样写,不仅使山的美景更加生动传神,而且表现出诗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尾联“有意携管弦,山只应洒扫。”这是诗人的感叹之词。前一句是想象友人带着音乐来到此地,后一句则是感慨于朋友只是把这里当成了一个打扫卫生的地方,没有把它当作真正的山水去欣赏。
此诗以咏赞清水岩为中心,巧妙地将山与人、景与情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