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压纸写银钩,阿雅守之索自收。
长防玩物败儿性,得归老成散百忧。
先生古心冶金铁,堂堂一角谁能折。
儿言觳觫持赠谁,外家子云乃翁师。
不著鼻绳袖两手,古犀牛儿好看取。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清之的作品,全诗如下:
海牛压纸写银钩,阿雅守之索自收。
长防玩物败儿性,得归老成散百忧。
先生古心冶金铁,堂堂一角谁能折。
儿言觳觫持赠谁,外家子云乃翁师。
不著鼻绳袖两手,古犀牛儿好看取。
译文:
海牛在纸上刻画银色的箭头,阿雅看守着自己拿走。
常常担心玩具会败坏孩子的本性,得到归来后可以消散百忧愁。
先生的古心就像冶金铁,堂堂一角谁能折断。
儿子说害怕颤抖拿着送给谁,外家孩子说我是你师傅。
不用鼻绳衣袖手两袖风,古犀牛儿好看取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工匠铸剑过程的诗,通过描写工匠铸剑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工匠技艺和工匠精神的赞美。
首句“海牛压纸写银钩”,形象地描绘了工匠在制作宝剑时的情景,海牛压纸的形象生动,银钩则暗示了宝剑的形状。这句诗通过形象的语言,展示了工匠的技艺和匠心独运的精神。
第二句“阿雅守之索自收”,则进一步描述了工匠对自己作品的珍视和保护。“守之”二字,既体现了工匠对作品的责任心,也展现了他们对工艺的尊重和热爱。这句诗通过描绘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的保护,强调了工匠对工艺的尊重和珍视。
中间两句“长防玩物败儿性,得归老成散百忧”,则是对工匠精神的进一步阐述。这句话的意思是,长久地防止孩子沉迷于玩物而忽视了正事,等到孩子长大了,就可以用这些作品来分散他们的忧愁。这句诗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行为的描述,表达了对工匠的敬意和对其精神价值的认同。
最后两句“先生古心冶金铁,堂堂一角谁能折”,“儿言觳觫持赠谁,外家子云乃翁师”。则是对工匠精神的具体展现。这里提到的“先生古心”、“冶金铁”,都是对工匠精神和技艺的赞誉。而“儿言觳觫持赠谁,外家子云乃翁师”,则通过孩子的话语,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和对工匠精神的认可。
整首诗通过对工匠铸剑过程的描绘,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展示了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这不仅是对工匠技艺和工匠精神的赞美,也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引导和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