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在江南住竹山,道人两岁三来访。
听风听雨看成龙,牛羊折角入朝饷。
简州城东刮地寒,手种檀栾三两竿。
竹成要作无孔笛,若有灵龟一任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简州(今四川省简阳市)种竹时所创作的。全诗以咏物为主,借竹言志,抒发了作者对竹子的热爱之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觉范师种竹颂”一开篇便道出了题旨。“觉范师”即作者自号觉范。“种竹”是诗人在简州城东种下的。
首联“往在江南住竹山,道人两岁三来访”,写自己过去曾住于江南之竹山,道人每年都要来看望他。“竹山”即指自己的住所——简州城的竹林中,这既是实景,又是虚境,为下文“听风听雨看成龙”埋下伏笔。
第二联“听风听雨看成龙,牛羊折角入朝饷”,则写自己如何欣赏竹子,以及与竹子的亲密关系。“龙”指竹叶,因竹叶形似龙鳞而得名。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将竹叶比作了龙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竹林中的风声、雨声,以及竹叶随风摇曳的情景。而“牛羊折角”则进一步展现了竹林的生机勃勃。这里的“牛羊”不仅指牲畜,还隐含了人们与竹子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们常常来到竹林中放牧、砍柴,甚至还会将竹子折断作为生活用品。这种与竹子的亲密无间,使得竹林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进朝饷”则是对竹林的一种赞美,它象征着竹子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反映了人们对竹子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第三联“简州城东刮地寒,手种檀栾三两竿”,则进一步描绘了竹的生长过程及其环境。“简州城东刮地寒”既写出了简州城东的寒冷气候,又暗示了竹子在严寒中依然顽强生长的特点。而“手种檀栾三两竿”则具体描述了自己亲手栽种的竹子数量,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竹子的关爱和用心。
尾联“竹成要作无孔笛,若有灵龟一任钻。”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这里用“无孔笛”形象地表达了竹子具有的独特性质——空心而能发出悠扬的声音。而“若有灵龟一任钻”则寓意着竹子具有坚韧不屈的品质,就像神话中的灵龟一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会退缩。这不仅是对竹子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来人生道路的期许。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朴素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生长过程及其环境的描述,展现了竹子的美丽和独特性;通过对其特性的赞美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朴素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