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忙忙本圆觉,只为魔强令法弱。
不疑更问决疑龟,无病还求除病药。
昔人梦中见捕逐,两手无绳元自缚。
黄鹂临梦啼一声,白日当窗始知错。

【注释】终日忙忙本圆觉:终日忙碌,都是为了追求佛家的境界。

只为魔强令法弱:只是为了对抗魔的力量,使佛法显得弱不禁风。

不疑更问决疑龟:不怕质疑,还要去询问那能解决疑惑的乌龟。

无病还求除病药:没有生病还去寻求消除病因的药物。

昔人梦中见捕逐:过去有人在梦中被追捕、捕捉。

两手无绳元自缚:两手空无,反而成了束缚自己的东西。

黄鹂临梦啼一声:黄鹂在梦中啼叫了一声。

白日当窗始知错:到了白天下到窗前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赏析】这是一首禅诗,全篇充满了禅宗思想,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禅意的洗礼。首句“终日忙忙本圆觉”,表现了作者对佛理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终日忙碌,其实都是为了追求佛家的境界,而佛家的境界就是圆觉。这里的“圆觉”是指达到一种完全觉悟的境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次句“只为魔强令法弱”,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时的困惑和无奈。他认为,正是因为魔的势力强大,才使得佛法显得弱不禁风,这种观点与佛教中常说的“魔是外因,法是内因”相呼应。这句话也体现了禅宗的思想,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内心所生,而内心又是受到外界影响的。

第三句“不疑更问决疑龟”,则是对禅宗“顿悟”思想的体现,即不要怀疑,要直接去解决问题。作者在这里以乌龟为例,说明即使是毫无根据的事物也要去探求真相,这与禅宗强调的直指心性、顿悟成佛的思想是一致的。这里的“决疑龟”可以理解为解决疑难的钥匙,寓意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可以解开心中的困惑,实现心灵的解脱。

第四句“无病还求除病药”,则是对禅宗“无我”思想的体现。禅宗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哪个事物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也就不存在“病”。这里的“除病药”可以理解为去除内心的烦恼,恢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句话也表达了禅宗对于生死轮回的认识,认为一切都是因缘聚合而生,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只有因缘的不同而已。

第五句“昔人梦中见捕逐”,则是对禅宗“梦幻如梦”思想的体现。禅宗认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就像梦中的情景一样,虽然看似真实,但终究会消失。这里的“捕逐”可以理解为捕捉和追逐,寓意着人们常常被外在的世界所迷惑,无法看清本质。而“两手无绳元自缚”,则进一步说明了禅宗对于生死轮回的看法,认为人们被生死轮回所束缚,无法解脱。这里的“无绳”可以理解为没有束缚,而“自缚”则表示人们自己给自己造成了束缚。

第六句“黄鹂临梦啼一声”,则是对禅宗“声闻色闻”思想的体现,即禅宗认为声音和颜色都是外物的表现,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这里的“黄鹂临梦啼一声”可以理解为黄鹂在梦中发出的声音,虽然看似真实,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只是一种幻觉。

最后一句“白日当窗始知错”,则是对禅宗“放下”思想的体现。禅宗认为,人们往往因为放不下某些事情而烦恼不已,而一旦放下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里的“当窗”可以理解为面对着窗户,象征着面对现实和真相。而“始知错”则表示经过反思和领悟之后,才发现自己的错误和无知。这句话也表达了禅宗对于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认识,认为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只有放下执念才能得到解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