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为侍郎,天子赐瓜香。
携归与爱妻,老母不得尝。
一旦恶贯盈,杀之于路傍。
越公钟绍京,至孝何殊常。
小时得瓜果,先解进高堂。
长大遇玄宗,一夕登岩廊。
孝者名长新,逆者污人伦。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尘。
夫为人子者,莫若事尊亲。
夫为人父者,莫若训儿孙。
积善与仁孝,可以立于身。
我愿移此竹,栽于率土滨。
使彼行人见,皆为慈孝人。
樵童见此竹,且莫伐我薪。

慈竹

崔湜为侍郎,天子赐瓜香。

携归与爱妻,老母不得尝。

一旦恶贯盈,杀之于路傍。

越公钟绍京,至孝何殊常。

小时得瓜果,先解进高堂。

长大遇玄宗,一夕登岩廊。

孝者名长新,逆者污人伦。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尘。

夫为人子者,莫若事尊亲。

夫为人父者,莫若训儿孙。

积善与仁孝,可以立于身。

我愿移此竹,栽于率土滨。

使彼行人见,皆为慈孝人。

樵童见此竹,且莫伐我薪。

译文:
崔湜担任了侍郎之后,从天子那里得到了一些瓜香。他把这些瓜带回家给妻子享用,而他的祖母却不能吃到。一天,崔湜因罪被皇上所杀,他在路旁被杀。
越公钟绍京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小时候就懂得把瓜果先拿给母亲吃。长大后,他得以在唐明皇时期得到提拔,并在一次夜晚登上宫殿的走廊。
那些孝顺儿子的名字会被永远铭记,而那些不孝的人会玷污人的名声。人们不应该像竹子一样平凡,因为即使是一根细小的尘埃也代表着价值。
作为儿子,最重要的是侍奉父母;作为父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导子孙。积累善行和仁爱,才能立足于世间。
我希望把这种竹子移植到全国各地的河边湖畔,让那些过路的行人看到它都会被感动,都会成为一个慈孝的人。
一个樵夫看见这根竹子后,请不要砍我的柴火,因为这是我种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乐史所作的《慈竹》。诗中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孝顺和仁爱的推崇。通过描绘崔湜、越公钟绍京等人的形象,诗人展示了不同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特点。同时,诗歌还通过对比老母和孙子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希望将这种竹子移植到全国各地,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美德和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