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不胜秋,山空退烦暑。
高斋读书罢,枕臂听残雨。
霭霭野云昏,翻翻坠红舞。
中虚万思息,动静理可睹。
敬直如有存,勇进忽无所。
要当涵濡得,未易气力取。
林□传秋声,晚色霁宫宇。
肃骚节物变,仰伏冥鸿举。
谁与会心期,怀君自延伫。

秋日怀元晦

叶落不胜秋,山空退烦暑。 高斋读书罢,枕臂听残雨。

霭霭野云昏,翻翻坠红舞。 中虚万思息,动静理可睹。

敬直如有存,勇进忽无所。 要当涵濡得,未易气力取。

林□传秋声,晚色霁宫宇。

肃骚节物变,仰伏冥鸿举。 谁与会心期,怀君自延伫。

注释:

  • “叶落不胜秋,山空退烦暑”:树叶凋零不堪忍受秋天的到来,山峰空旷退去烦闷的暑气。这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落叶满地,山峰寂静。

  • “不胜”:无法承受,形容叶子的衰败和山的清冷。

  • “山空”:山峰空旷,没有树木,形容秋日山林之景。

  • “退烦暑”:退去炎热的暑气,这里指秋季的凉爽。

  • “高斋读书罢,枕臂听残雨”:在高高的书房读完书后,靠在手臂上聆听着残余的雨声。

  • “高斋”:高处的书斋,这里指的是书房。

  • “罢”:结束的意思。

  • “枕臂”:靠在手臂上,形容静坐或思考时的舒适姿势。

  • “听残雨”:聆听着残余的雨水声音,这里的“残雨”可能指的是秋雨。

  • “霭霭野云昏,翻翻坠红舞”:朦胧的野云在低垂的天空中飘荡,红色花瓣像蝴蝶一样在空中翻飞。

  • “霭霭”: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天空的云层。

  • “野云”:田野上的云朵。

  • “昏”:昏暗,这里指天空的颜色。

  • “翻翻坠红舞”:形容花瓣落下的动作,像红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

  • “中虚万思息,动静理可睹”:心中空虚万绪得以平静,动与静的道理可以观察到。

  • “中虚”:内心空虚,没有杂念。

  • “万思息”:各种思绪得到平息。

  • “动与静”:动静之间的道理可以通过观察得知。

  • “敬直如有存,勇进忽无所”:恭敬正直的态度存在(如存在),但勇气进发时却突然消失。

  • “敬直”:恭敬正直的品质。

  • “如有存”:似乎仍然存在。

  • “勇进”:勇敢的进取。

  • “忽无所”:突然间没有了目标或者方向。

  • “要当涵濡得,未易气力取”:应该涵养濡养自己,而不是仅凭气力行事。

  • “涵濡”:涵养濡养,这里指修养和积累。

  • “气力”:体力和力量,这里指外在的力量。

  • “未易气力取”:不能仅凭外在的力量取得成就。

  • “林□传秋声,晚色霁宫宇”:树林里传来秋天的声音,天色渐暗,宫殿的景色清晰可见。

  • “林□”:树林里的声响。

  • “秋声”:秋天的声音。

  • “晚色”:傍晚的景色。

  • “霁”:天气放晴,这里指天色由阴转晴。

  • “宫宇”:宫殿,这里代指建筑群。

  • “肃骚节物变,仰伏冥鸿举”:肃穆而忧伤地感慨季节更替,仰望飞翔的大雁如同古代君子的行为。

  • “肃骚”:严肃而忧伤。

  • “节物”:节气、物候。

  • “仰伏”:仰望和俯下,比喻人的行为举止应顺应自然规律或社会规范。

  • “冥鸿”:大雁,古代文人常用它作为品德高尚的象征。

  • “谁与会心期,怀君自延伫”:有谁会与我志同道合,我独自怀着对你的思念久久等待。

  • “会心期”:志同道合的人。

  • “怀君”:思念某人。

  • “自延伫”:独自长久地等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