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袅袅夕阳红。晚烟浓。暮云重。万叠青山,山外叫孤鸿。独上高楼三百尺,凭玉楯,睇层空。
人间日月去匆匆。碧梧桐。又西风。北去南来,销尽几英雄。掷下玉尊天外去,多少事,不言中。
诗名:《江神子·晚泊分水》
秋风袅袅,夕阳红。晚烟浓,暮云重。万叠青山外有孤鸿哀鸣,独上高楼三百尺,凭玉楯斜视层空。人间日月去匆匆,碧梧桐下又西风起,北去南来,销尽几英雄。掷下玉尊天外去,多少事,不言中。
译文:
秋风轻轻吹过,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空。晚烟弥漫,暮云厚重,远方的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只孤鸿在万叠青山之外鸣叫,声音凄凉。我独自一人登上了高楼,站在三百尺的高度,俯瞰整个城市的景象。人间的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那碧绿的梧桐树下,阵阵西风吹过,北方和南方的人马来来往往,无数英雄在这里消逝。酒被扔下了天边,心中充满了许多话想说,但却又说不出口。
注释解释:
- 秋风袅袅:形容秋天的微风轻轻拂过。
- 夕阳红:太阳渐渐落下,余晖映照得天空通红。
- 晚烟浓:傍晚时分,烟雾弥漫。
- 暮云重:指傍晚的天空中云层厚重、密集。
- 万叠青山:形容山峦重叠,层层叠叠。
- 孤鸿:这里指的是孤独飞行的大雁。
- 高楼三百尺:古代建筑中,“尺”通常指三十尺,因此三百尺即三层楼高。
- 玉楯:一种装饰华丽的栏杆。
- 层空:高空中的景象。
- 人间日月去匆匆:形容时间飞逝,如同日日夜夜的日月一般迅速过去。
- 碧梧桐:绿色的梧桐树。
- 西风:指来自西方的风,常与秋季联系在一起。
- 南北来去:指来自不同方向的人们往来穿梭。
- 玉尊:古代的一种酒器。
- 不言中:意指心中有话说不出来,但意味深长。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黄铢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深刻的人生感慨。全诗通过对晚霞、晚烟、暮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如将孤鸿比作逝去的英雄,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无常人生的感叹。此外,诗中的“人间日月去匆匆”更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哲学思考。整首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了解宋代文学和历史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