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贵成名,人子重养志。
志养非鼎食,名成要身致。
世上万男儿,二者少称遂。
乐哉张公子,此事有馀地。
昔我游武林,始与张君值。
津津紫芝眉,落落青云器。
骅骝步康衢,雕鹗腾秋翅。
一官天南州,艰难已尝试。
悠然望白云,归来为隐吏。
轩裳非吾心,菽水重亲意。
筑堂九畹边,远取南陔义。
膳羞务馨洁,晨夕必躬视。
老人嗜国香,幽怀时一寄。
春风敷柔丝,色与恩袍类。
不效荆楚俗,纫之为佩璲。
不学会稽亭,徒然修禊事。
愿言倚玉树,同作庭阶瑞。
他年粉署握,永伴莱衣戏。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个有志气、有才气的人,他既有名声又有德行。诗中通过描绘张云翔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优秀才华。
诗的第一句“丈夫贵成名,人子重养志”表达了诗人对成功和德行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能够取得名声和成就,而作为儿子则应该重视自己的修养和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志养非鼎食,名成要身致”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虽然物质生活很重要,但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他的品格和道德品质。只有具备良好的品行和才能,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诗中提到了社会上的许多男子都追求名利,但是真正能够实现这两个目标的人却很少。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中的“乐哉张公子,此事有馀地”表现了诗人对张云翔的赞赏之情。诗人认为张云翔是一个快乐而有才能的人,他的事迹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
诗人回忆起与张云翔相遇的情景。他们曾经一起游历武林,见证了张云翔的成长和变化。这些经历让诗人对他充满了敬意和欣赏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张云翔的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他有着崇高的理想,注重修身养性;他善于结交朋友,广结善缘;他关心民生民情,乐于助人。这些行为都体现了张云翔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
诗人以“愿言倚玉树,同作庭阶瑞”表达了自己对张云翔的祝愿和期望。希望他能像玉树一样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同时,也希望自己能与他一同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张云翔的赞美和描述,展现了他的优秀品质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的关注和反思,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