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天竺远,山秀已含春。
不遇名僧识,千年岂有神。
注释:
飞来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因山形酷似飞来的神龙而得名。
含春:形容山峰秀美如画。
名僧识:指有名望的僧人能识别其价值。
千年岂有神:意思是说即使有千年也不会有传说中的神灵出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峰的美丽景象和它的神秘色彩。诗人通过对飞来峰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
第一句“飞来天竺远”,描绘了飞来峰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天竺(即今天的杭州)之南,远离尘世。这里的“远”字,既形容地理距离之远,也暗示着飞来峰的神秘和超凡脱俗。
第二句“山秀已含春”,则进一步描绘了飞来峰的自然风光。这里,“秀”字不仅形容山峰的美丽,还隐含着春天的气息。而“含春”二字,更是巧妙地将春天与山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第三句“不遇名僧识”,则是诗人对飞来峰的一个独特评价。他认为,即使是最有名的僧人,也无法完全认识飞来峰的价值。这里的“不识”,既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也是对飞来峰独特魅力的一种赞美。
最后一句“千年岂有神”,则是诗人对于飞来峰未来命运的预测。他认为,即使经过千年的时间,也不会有传说中的神灵出现。这里的“岂有神”,既是对历史传说的一种质疑,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感叹。
整首诗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感慨;既有对现实的认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不仅是对飞来峰的写照,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