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不踏软红尘,偶入修门事事新。
本为湖山寻旧约,却愁风雨送行人。
多情黄菊空搔首,无伴芳醪可入唇。
今岁重阳殊草草,南坡归梦夜来频。
【赏析】
《离都下》是一首七律,作者为宋代词人张孝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离开京都后,在修门偶遇旧友的心情。
第一句“经年不踏软红尘”,描述了诗人长时间没有涉足京城繁华之地。”软红尘”形容城市的喧嚣和繁华,暗示了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距离感的增强,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疏离。
第二句“偶入修门事事新”,表明尽管已经远离了京城的喧闹,但偶然间进入修门(可能是一个文人雅集之所)时,一切显得新鲜而有趣。这里的”修门”可能指的是某个文人聚集、交流的场所,如书院或文社等。”事事新”则表达了一种新奇的体验和感受,让人耳目一新,仿佛回到了过去熟悉的场景和氛围中。然而,这种新鲜感并未带来持久的快乐,反而带来了离别的情绪。
第三句“本为湖山寻旧约”,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诗人原本是为了寻找旧日的朋友或重温旧梦而来,但意外地发现他们并不在修门。”湖山”通常象征着宁静、美好的地方,这里则代表了诗人曾经向往和怀念的生活。”寻旧约”意味着追寻过去的约定和记忆,但现实却是令人失望和沮丧的。这种失落感使得诗人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第四句“却愁风雨送行人”,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修门的不舍和担忧。”送”字既指自然景象的变化,如风、雨、云等,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里的”行人”可以理解为那些曾经与诗人有过约定或交往的人。诗人担心这些离去的人们将因为风雨而无法再次相遇,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失落感和忧虑。
第五句“多情黄菊空搔首”,以菊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哀愁。黄菊在秋天盛开,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诗人用”多情”来形容自己对菊花的喜爱,但同时也透露出自己的无力和遗憾。”空搔首”则是表达一种无奈的情感,如同无目的地挠着自己的头发,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出路。
第六句“无伴芳醪可入唇”,描绘了诗人饮酒时的孤寂和落寞。”芳醪”指的是美酒,通常象征着快乐和满足。然而在诗人眼中,美酒并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寂寞。”可入唇”暗示了诗人渴望与人分享这份快乐的愿望,但却无人陪伴。这种孤独感让诗人感到更加痛苦和无助。
最后一句“今岁重阳殊草草,南坡归梦夜来频”,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今岁重阳”指的是今年的重阳节,而”殊草草”则表明诗人对这个节日的期待和参与度很低。”南坡归梦”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家乡的回忆和思念,而”夜来频”则表示这些梦境频繁地出现在他的梦中,反映出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离别后的复杂情感和心理状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也反映了人在面对变化和挑战时的脆弱和无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