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浪说四难并,此地追随眼更清。
飞盖数移红步幛,肩舆稳度翠围屏。
春回觞咏频频举,风度笙歌处处听。
昼短夜长公莫恨,当家故事有兰亭。

和王诚之群圃胜集

赏析虞俦七言律诗艺术之美

  1. 诗句原文
    何人浪说四难并,此地追随眼更清。
    飞盖数移红步幛,肩舆稳度翠围屏。
    春回觞咏频频举,风度笙歌处处听。
    昼短夜长公莫恨,当家故事有兰亭。

  2. 译文注释

  • 何人浪说四难并:谁还谈论四难并行之事?
  • 此地追随眼更清:在此地跟随之后,我的双眼更为清晰。
  • 飞盖数移红步幛:乘坐飞驰的车辆多次移动着红色帷幕。
  • 肩舆稳度翠围屏:乘坐轿子平稳通过绿色屏障的环绕。
  • 春回觞咏频频举:春天回归时,频繁地举杯吟诗。
  • 风度笙歌处处听:处处都能听到笙和歌的声音。
  • 昼短夜长公莫恨:白昼变短夜幕降临之时,你不要感到遗憾。
  • 当家故事有兰亭:家中的故事里有兰亭。
  1. 作品赏析
    《和王诚之群圃胜集》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对王诚之园林胜景的具体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其中“春回觞咏频频举”一句,生动传达了春天到来时人们欢聚一堂、畅饮吟诗的热闹景象。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风光,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2. 评析
    《和王诚之群圃胜集》不仅展示了宋代诗人虞俦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诗中细腻地描绘了园林中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内心宁静、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3. 写作背景
    《和王诚之群圃胜集》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士大夫阶层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虞俦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有机会参与各种文坛活动,包括与友人共同欣赏园林美景。此诗便是他在一次与友人相聚时所作,用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