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候鸡鸣,我车催发轫。
列炬犯星微,衣襟蒙雾润。
将迎恐后期,奔走追前进。
拭面愧缁尘,垫巾怜雪鬓。
吾年已如此,世态何当徇。
曷不归去来,荣枯才一瞬。
次早再出
早晨起床后等待鸡鸣,催促着我的车夫快出发。
点燃火炬照亮星星点点的微光,衣襟上沾满了湿润的雾气。
担心迟到恐怕会误了行程,急忙奔走追赶着前行。
擦拭脸面愧对这尘世的污垢,垫着手帕心疼自己的白发。
我已如此年纪还这样奔波劳碌,世俗的纷扰何必要追求?
为什么不回到过去去呢?荣枯变化不过是瞬间的事。
译文:
早上起来等待公鸡的叫声,催我驾车出发。
点亮火炬在星光微茫中前进,衣襟被雾气打湿。
担心赶不上队伍,急忙奔跑向前追赶。
擦去脸上尘土感到惭愧,用手帕心疼自己的头发。
我已经年岁渐长还在四处奔波,世间的纷忙又为何?
为什么不回到过去去呢?荣枯变化只是一瞬间的事。
注释:
候鸡鸣:等待公鸡报晓。
催发轫:催促我驾车出发。
星微:星光微弱。
衣襟蒙雾润:衣服被雾气打湿。
将迎恐后期:担心赶上队伍有困难。
行:行进。
拭面愧缁尘:擦去脸上的尘土而感到惭愧。缁尘是黑色的尘埃。
垫巾怜雪鬓:用手帕心疼自己的头发。垫巾即手帕。雪鬓指白色的头发。
吾年已如此:我已经如此年纪了。
当:应当,这里作动词用。
徇:追逐,追求。
归去来:返回去。
荣枯才一瞬:荣枯变化只是一瞬间的事。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之作,写自己早起赶车的情景和感慨。全诗以“晨起候鸡鸣,我车催发轫”开篇,点明时间,渲染出一种急迫的气氛。诗人清晨起床,等待公鸡的叫声,催他驾车出发,这是为了赶路;但诗人并没有急于启程,而是燃起火炬,在星光微弱处前进,这是为了观察道路;然后,又担心赶不上队伍,急忙奔跑向前。这种急迫、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心情跃然纸上。
中间四句主要描写了诗人赶路时的所见所感。诗人看到列炬在星光微茫中燃烧,看到衣襟被雾气打湿,看到路上尘土飞扬,看到白发生色的头发。这些景象都让人感觉到诗人的辛苦和劳累,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世俗的不满。
最后两句诗人抒发感慨。他认为人世间的荣枯变化不过是一瞬间的事,何必要去追求呢?于是他提出一个疑问:“何不归去来?”意思是何不回到过去去呢?这句话既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也表现了他内心的无奈和迷茫。
整首诗虽然只是写了一次赶路的经历,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它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也表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