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翁自说逢迎懒,向此开轩最所宜。
地僻风尘非我事,夜深水月几人知。
沈观万境皆无物,笑指三乘亦有为。
行客暂来良自省,不堪勤瘁鬓成丝。

涤虑轩

禅翁自说逢迎懒,向此开轩最所宜。

地僻风尘非我事,夜深水月几人知。

沈观万境皆无物,笑指三乘亦有为。

行客暂来良自省,不堪勤瘁鬓成丝。

注释:

  1. 涤虑轩:洗涤思考的窗户。
  2. 禅翁:这里指的是一个喜欢禅理、追求内心平静的人。
  3. 逢迎:迎合别人的意愿或需求。
  4. 向:面对,对着。
  5. 地僻:地方偏僻,远离世俗。
  6. 风尘:世俗的纷扰和尘埃。
  7. 万境:世间所有的境界或环境。
  8. 三乘:佛教中的三种修行方法,分别是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
  9. 行客:过客,临时来访的人。
  10. 省:反省,反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禅意的小诗,通过描写一个禅者对外界纷扰的超脱态度,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下面是逐句的翻译与分析:
    第一句:“禅翁自说逢迎懒,向此开轩最所宜。”
  • 禅翁:这里的“禅翁”指的是一位喜欢禅宗思想的人。
  • 自说:自言自语,表示自我陈述。
  • 逢迎:迎合他人的意思。
  • 懒:此处形容禅翁对于世俗的忙碌和应酬感到厌倦,不愿意去迎合。
  • 开轩(xiān xuān):打开窗户,比喻打开心扉,敞开心胸。
  • 最所宜:最适合的地方。
    第二句:“地僻风尘非我事,夜深水月几人知。”
  • 地僻: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喧嚣。
  • 风尘:世俗的纷扰和尘埃。
  • 非我事:不是我应该处理的事情。
  • 夜深:深夜时分,时间上的安静时刻。
  • 水月:水面上反射月光,形成水中月的景象。
  • 知:了解,明白。
    第三句:“沈观万境皆无物,笑指三乘亦有为。”
  • 沈观:深深观察,深入理解。
  • 万境:世间所有的环境或境界。
  • 皆无物:没有什么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 笑指:轻松地指向。
  • 三乘:佛教中的三种修行方法,分别是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
  • 亦有为:也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第四句:“行客暂来良自省,不堪勤瘁鬓成丝。”
  • 行客:过客,临时来访的人。
  • 暂来:短暂地到来。
  • 良自省:很好地反省自己。
  • 不堪:无法忍受,承受不住。
  • 勤瘁:勤劳操劳,辛苦劳累。
  • 鬓成丝:鬓发如丝般变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喜欢禅宗思想的人,他远离世俗的繁华和喧嚣,选择在一处偏僻的地方居住,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他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深刻观察和理解,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佛法才是真实的存在。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时光,不要过度劳累,以免消耗自己的青春。整首诗既表达了禅者的超脱和自在,又传递了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