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东坡老,险语壮庐阜。
向来诗漱玉,光焰不可覆。
飞龙擘翠峡,绝响还许步。
追观秋霜岸,奔流作雷怒。
春撞碎圭璧,雪溅入窗户。
头眩怯初高,眼眈久反顾。
恍疑尘埃踪,误落清净土。
永怀琴高生,控鲤得仙去。

溅玉亭

昔闻东坡老,险语壮庐阜。

向来诗漱玉,光焰不可覆。

飞龙擘翠峡,绝响还许步。

追观秋霜岸,奔流作雷怒。

春撞碎圭璧,雪溅入窗户。

头眩怯初高,眼眈久反顾。

恍疑尘埃踪,误落清净土。

永怀琴高生,控鲤得仙去。

注释:

  1. 昔闻东坡老:以前听说(苏轼)年老了。
  2. 险语壮庐阜:雄浑的语言使庐阜显得更加壮丽。
  3. 向来诗漱玉:以往写诗时就像漱口一般。
  4. 光焰不可覆:光芒四射,无法掩盖。
  5. 飞龙擘翠峡:像飞龙一样劈开翠绿的峡谷。
  6. 绝响还许步:仿佛听到了那绝妙的声响。
  7. 追观秋霜岸:追逐着观赏秋天霜降时的河岸景色。
  8. 奔流作雷怒:河水奔腾咆哮如同雷鸣般愤怒。
  9. 春撞碎圭璧:春天撞击着玉石,使其碎裂。
  10. 雪溅入窗户:冬天雪花飘落到窗户上。
  11. 头眩怯初高:头晕目眩,害怕抬头看高处。
  12. 眼眈久反顾:久久地盯着远方。
  13. 恍疑尘埃踪:恍惚间怀疑自己像是走在尘埃之中。
  14. 误落清净土:好像不小心落入了清净的净土中。
  15. 永怀琴高生:永远怀念古代的琴高生。
  16. 控鲤得仙去:想象控制鲤鱼升天成仙而去。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描述了他游览溅玉亭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和感慨。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