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翠春来未见奇,丽红正是夭夭时。
霜寒十月花开尽,只有松筠秀旧枝。

【注释】

松竹:指松树和竹子。

“青翠”:形容松柏苍翠挺拔。

“春来未见奇”:意思是春天到来时,松柏还不曾显出特别之处。

“丽红正是夭夭时”:意思是美丽的红花盛开时正是娇媚可爱的时候。

“霜寒十月花开尽”:意思是霜降之后,十月里花朵都凋谢了。

“只有松筠秀旧枝”:意思是只有松树、竹子依然保持着秀美的姿态。

【赏析】

这首诗是写秋色。诗中以松柏为比,赞美它们在严冬来临之前就傲然屹立于风雪之中,不惧严寒,不畏风霜,显示出崇高的品格。

首句“青翠春来未见奇”,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秋天的景色,而是用笔触轻轻一点,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图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但松柏却还没有展现出它们的特异之处,这就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这种写法,使读者对松柏的形象有了初步的印象。

次句“丽红正是夭夭时”,则是具体描写了秋天的景象。秋天到了,百花凋谢,而红枫却如火如荼地燃烧起来,显得十分绚丽多彩,令人赞叹不已。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红枫比作娇媚可爱的小姑娘,使形象更加丰满动人。

第三句“霜寒十月花开尽”,进一步描绘了深秋景象。这时,霜降已久,草木凋零,花已经开尽,只剩下几片枯叶飘零在地。这里,诗人用“霜寒十月”这一典型环境,烘托出深秋的寒冷,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刺骨的寒冷。同时,也使松柏的形象更加突出。

末句“只有松筠秀旧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赞扬了松柏在严冬来临之前就傲然屹立于风雪之中的崇高品质。它不惧严寒,不畏风霜,依然保持着优美的姿容。这种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把松柏比作红颜少女,既赋予松柏以青春之美,又赋予诗人以美好的感情,使读者对松柏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同时,诗人还善于抓住关键细节进行刻画,使松柏的形象栩栩如生。

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