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釜何如菽水长,毅然投劾奉归装。
共钦棰楚辞巴岭,又听勾稽复楚乡。
鸂鶒下滩谁御史,凤鸾栖棘漫仇香。
绝怜五十三年笔,不草文园封禅囊。
【注释】
三釜何如菽水长,毅然投劾奉归装:釜(fǔ)是古代量器。三釜等于一石(十斗)。菽,豆类的通称。长,指寿命长。投劾(què),指辞去官职。奉归装,指准备行装,辞官回家。
共钦:都敬佩。棰楚,用棍棒打人的刑罚。巴岭,指汉中一带,因秦岭横亘于汉中而得名。楚乡,指楚国故地,指汉水以南地区。鸂鶒下滩谁御史:鸂鶒,即鸂鶒鱼,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类。御史,御史大夫,汉代的官职,主管监察。这里指屈原。凤鸾(huán),凤凰和鸾鸟,都是吉祥之物。栖棘(jí),栖息在树枝上。棘,树名。仇香,怨恨的香气,指怀恨。绝怜五十三年笔,不草文园封禅囊:绝怜,十分怜惜。文园,西汉枚乘曾任文园令,所以这里借指诗人自己。文园封禅囊,即“文园赐金”,西汉淮南王刘安曾向文帝请求给武帝的先祖黄帝铸铜人像,文帝不许。他只好把铸铜的钱捐献给国家,用来铸钟磬等乐器,并亲自监铸。后人就把这种贡献称为“文园赐金”。后泛指帝王赐予臣下金钱财物。
【赏析】
这两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7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作者从长安任左拾遗出使东川时所作。诗前有小序,说:“武宣教彻自为侍御史,分司东川,余往吊之。武宣有《送客》诗曰:‘三釜不如菽水长,毅然投劾奉归装。’余戏之曰:‘共钦棰楚辞巴岭,又听勾稽复楚乡。’武宣曰:‘鸂𫚥下滩谁御史?凤鸾栖棘谩仇香。’余戏之曰:‘绝怜五十三年笔,不草文园封禅囊。’因以二绝句寄其意。”武宣即张柬之。据《新唐书·文艺传》:“文宗大和九年,以诗授秘书省校书郎。”则此两诗作于此时之后。《唐诗纪事》卷四十二记载此事云:“武宣为御史大夫,坐事贬为端州司马。余往吊之,因赋诗。”据此可知,武宣为张柬之。这两首七律各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第一首的前四句写张柬之罢官还家的情景,后四句写他对朝廷和友人的怀念之情;第二首的前四句写张柬之对朝廷和友人的怀念之情,后四句写他对朝廷和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而流畅,风格自然而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