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身块坐,息念心灰死。
香火远祠庭,文书净窗几。
治剧力岂任,投闲计良是。
深惭未报恩,尚费官仓米。
吾侪晚闻道,错以名为市。
那知标榜著,便有谤尤起。
如君取已多,蚤合登贵仕。
况彼青箱业,家声在人耳。
草草脱廌冠,重升未应止。
但愿毋近名,嘉言终合指。
【注】
和:和诗,即和李元叔的《秋怀》。李元叔:即李涉,字子正,号南溪居士,唐末诗人。杜门:闭门谢客。块坐:呆呆地坐着。息念:止念。灰死:如死灰般消沉。香火:佛教徒为死者烧的纸钱。远祠庭:远离祠堂。文书:公文。净窗几:打扫干净书桌。治剧:处理政务。力岂任:岂能胜任。投闲:辞官归隐。深惭:深感惭愧。未报恩:不能报答恩情。尚费官仓米:还要花费公家粮食。晚闻道:晚年才听说道。错以名市:把名声当作交易的东西。那知:哪里知道。标榜著:宣扬着。谤尤起:诽谤随之而起。如君:像你这样。取已多:取得太多。蚤:通“早”,早早。登贵仕:升入高官。青箱业:指书学,青箱为藏书之柜,因以书学为称。草草脱廌冠:匆忙脱下礼帽。重升:重新被提拔。未应:不应该。但愿:希望。近名:追求名声。嘉言终合指:美好的言辞终究是有用的。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作者在晚年才听到道义,而自己又把名声当作商品来看待,所以感到非常惭愧,还花费了公家粮食,现在又准备辞职了。但作者希望不要过于追求名誉,因为好的言辞最终还是有用的。
这是一首七律。首二句写闭门谢客、呆呆地坐着、心灰意冷等事,点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薄;三四两句写退隐后专心于佛学研究,清理书桌,打扫干净书房,表示自己的志趣在于学问;五六句说自己虽然不能胜任,但还是想及早辞职归隐;七八句写自己深感惭愧,还要花费公家粮食,并表示不再追求功名,只愿有好的言论来指导自己;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结穴,表明自己仍希望有好的言论来指导自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看法和态度,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士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