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愧非才敢赠言,告新今幸接英躔。
炎威满路千山去,和气流民百口传。
就捧丝纶天子命,到参帷幄主人贤。
前筹要使边陲静,报德铭功愿两全。
【解析】
此诗题下原有注:“时黄贲赴渭州机宜”。《唐才子传》卷五云:“黄贲,长安人。大中初为渭州机宜。”黄贲是唐朝诗人,其一生经历颇为坎坷,早年家贫,曾从师学习,但科举落第,屡试不中。后入京为官,历任渭州、秦州等府从事,又任渭州机宜。据诗中的“前筹要使边陲静”一句可知,他曾任过军事职务。《送黄贲赴渭州机宜》就是作者在送别黄贲赴渭州任职时写下的赠言。
首句“我愧非才敢赠言”,意思是说:惭愧自己没有才能,不敢以言辞表达自己的心意。这里“愧”字表明了诗人对黄贲的敬意,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情。
第二句“告新今幸接英躔”,意思是说:告诉您现在有幸与您同处高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黄贲现在能够和朝廷重臣一起共事,这真是难得的机会。这里的“英”字用来形容黄贲的品质高洁,而“躔”字则是形容黄贲的地位高贵。
第三句“炎威满路千山去,和气流民百口传”,意思是说:炎热的暑威笼罩着整个大地,千万座大山都笼罩在这炎热的暑威之中。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夏日里炎热的气息。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黄贲即将踏上征程的不舍之情。
第四句“就捧丝纶天子命,到参帷幄主人贤”,意思是说:我恭敬地接过皇上的诏书,表示愿意跟随皇上左右,共同治理国家。这句话中的“就捧”、“参”都是动词,“丝纶”指天子的命令,“帷幄”指军帐。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皇帝比作主将,把自己比作侍奉左右的小臣,表现了自己谦卑的态度。
第五句“前筹要使边陲静,报德铭功愿两全”,意思是说:我要在前线上策划战争,让边疆地区保持平静。我希望能够报答国家的恩德,并取得辉煌的成就。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贡献愿望,也展现了他的雄心壮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黄贲赴渭州机宜时写下的赠言。诗的前半部分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不舍之情;后半部分则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
诗的开头两句,诗人用自谦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敬意。“我愧非才敢赠言”,意思是说:惭愧自己没有才能,不敢以言辞表达自己的心意。这里的“愧”字表明了诗人内心的谦虚,但也反映出他对友人的信任和重视。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友人即将上任的祝贺之情。“告新今幸接英躔”,意思是说:告诉您现在有幸与您同处高位。这里的“英”字用来形容黄贲的品质高洁,而“躔”字则是形容黄贲的地位高贵。
在第三句中,诗人通过对天气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友人即将踏上征程的不舍之情。“炎威满路千山去,和气流民百口传”,意思是说:炎热的暑威笼罩着整个大地,千万座大山都笼罩在这炎热的暑威之中。这里的夸张手法使得整句话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夏日里炎热的气息。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黄贲即将踏上征程的不舍之情。
最后四句,诗人则通过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和友人的期望。“就捧丝纶天子命,到参帷幄主人贤”,意思是说:我恭敬地接过皇上的诏书,表示愿意跟随皇上左右,共同治理国家。这里的“就捧”、“参”都是动词,“丝纶”指天子的命令,“帷幄”指军帐。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皇帝比作主将,把自己比作侍奉左右的小臣,表现了自己谦卑的态度。
“前筹要使边陲静,报德铭功愿两全”,意思是说:我要在前线上策划战争,让边疆地区保持平静。我希望能够报答国家的恩德,并取得辉煌的成就。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贡献愿望,也展现了他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