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指梁岷路屈盘,犹能矍铄据征鞍。
大庭临遣皇恩重,还俗传闻睿诏宽。
峰耸云妆银世界,江深春动锦波澜。
遨头老矣民知否,莫作风流太守看。

【注释】

梁岷路:指四川的岷江。屈盘,曲折蜿蜒。矍铄(gu shuò):精神饱满的样子。

大庭:即大理寺,唐代设置。皇恩重,皇帝的恩惠重大。还俗:归入世俗生活。传闻:传述。睿诏宽:皇帝的诏书宽大。风流:风度。太守:地方长官。

云妆: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

遨头:游侠。

【赏析】

《至成都有作二首》,是诗人在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任成都尹时所作的组诗作品。

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在赴任途中所经的路线及其见闻,后两句则是对当时社会风俗、政治风气的评论。

“西指梁岷路屈盘”,点出了诗人的行程。“梁岷”指南方岷江一带,“西指”就是从成都西行。“屈盘”是说道路弯曲盘旋。这一句中,“西指”与“屈盘”连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西去成都的艰难跋涉之状,也暗示了他此行的目的。“犹能矍铄据征鞍”,意思是说虽然路途遥远,但他仍然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地骑上马鞍,准备继续前进。“矍铄”是形容人精力充沛的样子;“征鞍”是出征用的马鞍。“征鞍”二字,既表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是出使吐蕃,也是暗示他此行的目的,是为国事而奔忙,不是为个人名利而来。“犹能矍铄据征鞍”一句,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大庭临遣皇恩重,还俗传闻睿诏宽。”这二句的意思是说,朝廷将我派到蜀郡(今四川成都市)去处理政事,这是皇帝对我的深情厚爱;同时朝廷又传来旨意,要对我宽大处理。这里的“大庭”,当指朝廷或官府。“临遣”,是说朝廷命令派遣的意思。“皇恩重”指的是皇帝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还俗传闻”中的“还俗”是指诗人回到民间去当官,“传闻”则是指朝廷传出的旨意。

“峰耸云妆银世界,江深春动锦波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蜀地的山峰耸立入云,仿佛是银白色的世界;江水深深流淌,春天的景色就像锦缎上的波澜起伏。“峰耸云妆银世界”中的“银世界”是比喻蜀地的山峰如同白银铸成的一样晶莹剔透。“江深春动锦波澜”中的“锦波澜”则是指江水在春风中泛起的波光粼粼。这两句诗以瑰丽的语言描绘了蜀地山川的壮丽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蜀地山水的热爱之情。

这四句诗,先写诗人在赴任途中所见蜀地山川的美景,再写朝廷对诗人的重视和宽大处理之意,最后写蜀地的春日风光。诗人通过对蜀地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心。

“遨头老矣民知否,莫作风流太守看。”这四句的意思是说,我已经老了,不知道人们是否知道我是风流太守?请不要把我当成一个风流倜傥的官员来看待。“遨头”是对“风流太守”的雅称。“老矣”表明了诗人已经年迈。“知否”是疑问代词,表示询问。“莫作风流太守看”中的“作风流太守看”是说不要把我当成一个风流倜傥的官员来看待,以免让人耻笑。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对清正廉洁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