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臼辛勤又一年,仗谁赍恨到重泉。
离骚空纪高阳后,蓝缕过如鼢冒前。
终亦有人分鼠璞,只今无俸置豚肩。
男儿七尺须如戟,独掩蓬蒿扫纸钱。
诗句原文:
井臼辛勤又一年,仗谁赍恨到重泉。
离骚空纪高阳后,蓝缕过如蚡冒前。
终亦有人分鼠璞,只今无俸置豚肩。
男儿七尺须如戟,独掩蓬蒿扫纸钱。
翻译及注释:
- 诗句翻译:
- “井臼辛勤又一年”:形容家务劳作的辛苦与持续。
- “仗谁赍恨到重泉”:表达了一种无法释怀的哀愁或遗憾。
- “离骚空纪高阳后”:使用楚辞中的《离骚》来表达对历史或理想的追求。
- “蓝缕过如蚡冒前”:形容生活艰苦,衣着朴素如同贫苦之人。
- “终亦有人分鼠璞”:指尽管困难重重,但仍有人能够找到机会。
- “只今无俸置豚肩”:意味着现在的境况使得没有多余的财力来改善生活。
- “男儿七尺须如戟”:强调男子应当有刚毅的品质和高大的身躯。
- “独掩蓬蒿扫纸钱”:形容一个人孤独地清扫着落叶,可能隐喻着人生的落寞和孤独。
- 关键词解析:
- 诗中多次提及“井臼”(厨房用具)和“重泉”,这反映了诗人家庭生活的忙碌及其内心的沉重负担。
- “离骚”是古代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这里用来形容对高尚理想的追求,显示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 “蓝缕”即穿破的衣服,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简朴的生活方式。
- “鼠璞”指的是被分配给贫困者的物品,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和资源的紧缺。
- “豕肩”指的是猪的前腿肉,通常用来祭祀,暗示生活的艰难和缺乏改善生活条件的资源。
- “男儿七尺”是对成年男子身高的期望,象征着坚强和力量,而“如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坚强和力量应像武器一样锐利和有用。
- “蓬蒿”是草名,用来象征孤独和落寞,反映了诗人可能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在社会变迁和文化传统中的挣扎与无奈。诗中不仅展示了物质生活的贫困,更揭示了精神和文化上的追求与失落。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赵仲修成功地传达出了他对人生、社会和理想的深刻思考。此诗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个人价值的高度认同及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