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论常苦高,出语讥古人。
至其取与间,未足了一身。
官爵细事尔,臭腐实与邻。
奈何夸者徒,薄暮犹逡巡。
平日相语此,反覆甚谆谆。
顿输一着先,夫子固绝伦。
乞身夜上书,妻子不暇询。
翩然东南去,笑别平生亲。
江山已在眼,丘壑俄生春。
聊须震泽水,洗此京洛尘。
萧条西湖上,处士迹已陈。
夫子今继之,凛然两逸民。
疏公不足高,贺老不足珍。
他年仙骨换,坐叹倾盖新。
期我吴市门,复见梅子真。
诗句释义:
- “士论常苦高,出语讥古人。”:这里的“士论”指的是社会舆论和评论。”常苦高”意味着常常受到高度的评价或期待。”出语讥古人”则表示说话时常常批评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整体表达了诗人在社会中的批评态度。
- “至其取与间,未足了一身。”:这句话中的“取与间”可能指选择或决策之间的矛盾。”未足了一身”则意味着这些矛盾不足以满足个人的完整需求或愿望。整体描绘了诗人在人生选择中的困境。
- “官爵细事尔,臭腐实与邻。”:这里的“官爵”指官职和爵位等权力地位的象征。”细事尔”可能是指琐碎的事情。”臭腐实与邻”则表示这些东西实际上就在身边。整体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讽刺。
- “奈何夸者徒,薄暮犹逡巡。”:这里的“夸者徒”指那些只擅长于夸耀而不实际行动的人。”薄暮犹逡巡”则表示他们在晚上仍犹豫不决,无法做出决定。整体描绘了这些人在决策时的犹豫和不果断。
- “平日相语此,反覆甚谆谆。”:这里的“平日”可能指平时或者日常的时候。”反覆甚谆谆”则表示他们反复地强调或告诫。整体描绘了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唠叨和教导。
- “顿输一着先,夫子固绝伦。”:这里的“顿输”可能指突然放弃或转变。”夫子固绝伦”则表示这个人确实是独一无二的,超越了其他人。整体表达了对这个人才能和成就的认可和赞美。
- “乞身夜上书,妻子不暇询。”:这里的“乞身”可能指辞去官职或职务。”夜上书”可能是指晚上写文章或者写信。”妻子不暇询”则表示当时他忙于公务,无暇顾及家人或妻子。整体描绘了他在公务忙碌中的生活状态。
- “翩然东南去,笑别平生亲。”:这里的“翩然”可能指轻盈自如的样子。”东南去”可能是指向东或向南离开。”笑别平生亲”则形容他在离别时带着笑容,轻松愉快地告别亲人。整体描绘了他在离别时的轻松和喜悦。
- “江山已在眼,丘壑俄生春。”:这里的“江山”可能指美丽的风景或山河。”已在眼”可能是指已经看在眼里。”丘壑俄生春”则表示山丘和水流开始复苏,春天的气息开始显现。整体描绘了他看到自然景色的变化和春天的到来。
- “聊须震泽水,洗此京洛尘。”:这里的“震泽水”可能指的是湖泊或河流,象征清洁和纯净。”洗此京洛尘”则表示清洗掉自己心中的尘埃或烦恼,让心灵得到净化。整体表达了一种追求心灵平静和洁净的愿望。
译文:
士人常常被赞誉为高尚,他们的言辞经常批评古人的行为。然而在他们的选择之间,往往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这使他们感到疲惫。
官员们关注的只是琐碎的小事,而忽视真正的利益所在。这种状况让他们觉得生活充满了困扰和不满。
为何人们只关注那些虚名呢?只有当一个人真正有能力时,他们才会得到尊重和赞赏。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人,只能在夜晚徘徊,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
那些习惯于在白天讨论这些问题的人们,却在晚上反复思考和告诫。他们的言谈举止让人感到厌烦。
突然之间,他放弃了一切,选择了一条新的道路。他超越了所有人,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我向他请求辞职,并在夜晚给他写信。他的家庭没有时间回应这些事务。
他在离开时轻松愉快地与亲朋好友告别。他看着家乡的山水,仿佛春天已经到来。
他用清澈见底的湖水洗涤自己心灵的尘埃,希望能够洗净所有的烦恼和困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官场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诗歌。通过对比、转折等方式,诗人展示了自己在仕途上的艰辛和困惑,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同时,通过对人物行为的观察和描写,也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