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落寒泉一派高,初闻响似浙江潮。
松阴无雨云长润,石窦虽晴雪未消。
素练几时悬绝壁,白虹千尺跨层霄。
丹山自是神仙府,弱水流来故不遥。

【注释】

飞落:瀑布从高处直泻下来。寒泉:清凉的泉水。高:陡峭。浙江潮:指浙江钱塘江大潮,声势浩大。松阴:指瀑布下的松林。云长润:指云气笼罩在松林上。石窦:指瀑布形成的石洞。晴:天气晴朗。雪未消:指石洞口的积雪还未融化尽。素练:白色的绸缎。几时悬绝壁:什么时候才能把白绸缎挂在山崖之上。白虹:白色的彩虹。千尺跨层霄:形容瀑布高耸入云。丹山:即赤土山,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弱流:小溪流水。弱水:神话传说中连弱水都无法渡过的河流。故:所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瀑布的诗,全诗共四句。诗人以清新的笔调,生动的语言,对飞瀑、云气、松林、石洞等自然景观作了形象而具体的描写,并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表达了对瀑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飞落寒泉一派高”,写瀑布从高山崖壁上飞泻而下,气势磅礴,声如雷鸣。“一派”二字,突出了瀑布的雄浑之势。“高”字既表现了其落差之大,又烘托出瀑布之壮观。“初闻响似浙江潮”二句,写瀑布声如海潮,震撼人心,使人联想到“浙潮”。这里诗人巧妙地将瀑布的声音和浙江的钱塘江大潮相比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三、四两句“松阴无雨云长润,石窦虽晴雪未消”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诗人先写松树林中的景色:“飞瀑流经松林,没有一点尘土,使松林显得更加翠绿,而松荫下则弥漫着一层薄雾,仿佛给瀑布披上了一层轻纱。”再写石洞里的景色:“瀑布虽然飞泻,但石洞口的雪花却并未融化。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

最后两句“素练几时悬绝壁,白虹千尺跨层霄”是对瀑布的进一步描绘。诗人用“素练”比喻瀑布的水帘,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如白绸般的美丽景色;用“白虹”比喻瀑布如白虹般绚丽多彩,高度超过了天际。这些比喻生动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瀑布之中,感受其壮丽景象。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瀑布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使得这首咏瀑布的诗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