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穷日几时休,得得寻幽到虎丘。
望处平芜迷远近,林端飞鸟去夷犹。
吴王事古遗人恨,西子名存逝水流。
从昔邦君多赋咏,可无一事继前修。
游虎丘
文书穷日几时休,得得寻幽到虎丘。
望处平芜迷远近,林端飞鸟去夷犹。
吴王事古遗人恨,西子名存逝水流。
从昔邦君多赋咏,可无一事继前修。
注释:
文书:官府的公文或书信。
穷日:一整天。
几时息:什么时候能休息?
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
平芜:指广阔的平原上没有高大树木覆盖的地方。
夷犹:迟疑、犹豫的意思,在这里形容鸟儿飞翔的样子。
吴王:指苏州附近的吴县(现在的苏州市),古代吴国的都城。吴王是春秋末期的吴国君主,这里泛指古代吴地。
西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美女西施,她以美貌著称于世。
逝水:流逝的水,常用于比喻时间或事物迅速消逝。
从昔:从过去开始。
邦君:古代地方长官。
赋咏:即“赋”和“咏”,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通常在宴饮时进行,用来赞美自然景色等。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览虎丘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在一天的时间里不断寻找着幽静的地方,最后终于找到了虎丘这个地方。第三句写到了诗人远眺的景象,看到的是一片平坦的原野,远处的景物看不清楚,近处的树林中鸟儿正在犹豫是否继续前行。第四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提到了吴王和西子的传说。第五句则是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于历史遗迹和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最后一句则是对前人的继承与效仿,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