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磴通高阁,登临境迥清。
云开千岫出,雪霁一川明。
断雁来孤影,遥泉落细声。
野烟依竹见,溪树与桥平。
已助骚人思,空摇远客情。
扁舟如可泛,历历是江程。
诗句释义:
第1首句:“危磴通高阁,登临境迥清。”
- 注释:陡峭的石阶通向高耸入云的阁楼。登上去,四周景色格外清幽。
- 赏析:开篇点明位置和高度,为后文描绘山巅景色做铺垫。
第2首句:“云开千岫出,雪霁一川明。”
- 注释:云彩散去,群山如画卷般展现;雪停后,江水变得清澈可见。
- 赏析:通过“云开”与“雪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天气下的自然美景。
第3首句:“断雁来孤影,遥泉落细声。”
- 注释:断线的大雁留下孤单的影子;远处泉水潺潺,声音细小。
- 赏析:以景写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第4首句:“野烟依竹见,溪树与桥平。”
- 注释:淡淡的烟雾缭绕在竹林之间;溪边树木掩映着桥梁,显得与水面齐平。
- 赏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展现了山水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5首句:“已助骚人思,空摇远客情。”
- 注释:这里的风景已经足够激发文人骚人的诗思;然而,对于我这个远方的游子来说,却只能空荡荡地感受这份美好。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感慨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第6首句:“扁舟如可泛,历历是江程。”
- 注释:如果可以乘坐小船泛游,那眼前的江河风光就是一段美丽的旅程。
- 赏析: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体验自然美景的愿望。
译文:
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景象。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第二首诗里,诗人描绘了雪后的景色,山间的云雾消散,露出了千座山峦。江水在雪后变得更加清澈,仿佛能够看清每一片叶子。
第三首诗里,诗人用“断雁”和“遥泉”两个意象来形容自己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远处传来的鸟鸣声,似乎在诉说着游子的心事。
第四首诗中,诗人描绘了一片宁静的竹林景象,烟雾缭绕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旁边的溪流和树木相互映衬,与桥梁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
第五首诗里,诗人感叹自己的情感被这美好的景色所感染,但作为一个远方来的游子,只能在这里空叹。
第六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乘船游览的兴趣,想象中的江水和岸边的风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所见的美景。诗人通过对山、水、云雾、鸟鸣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作为远方游子的情感状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