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宜阳道,披轩临朔风。
地疑尘世外,人尽画图中。
岩曲疏钟答,村前小彴通。
水烟寒更白,山气晓微红。
游宦真浮梗,流年似转蓬。
长怀无所寄,尽日送归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回答出此题考查了哪些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题时注意分步表述:先指出手法,然后解释内容以及艺术效果。本诗前四句为第一联,“历览宜阳道,披轩临朔风”,诗人登三乡寺阁,面对宜阳古道,推开窗户来欣赏北方寒风,写出了诗人对北国风光的喜爱之情。后六句是第二联至第四联,“地疑尘世外,人尽画图中。岩曲疏钟答,村前小彴通。水烟寒更白,山气晓微红。”诗人在北国游览,看到一片苍茫大地,仿佛置身仙境;人们生活在画中一样,美得让人窒息。诗人登上山顶,看到群山的轮廓,在晨曦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那一抹红色映入眼帘,使人感到生机盎然,充满了活力。
【答案】
登三乡寺阁
①首联:诗人登三乡寺阁,面对宜阳古道,推开窗户来欣赏北方寒风。
②颔联:诗人登上山顶,看到群山的轮廓,在晨曦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那一抹红色映入眼帘,使人感到生机盎然,充满了活力。
③颈联:诗人在北国游览,看到一片苍茫大地,仿佛置身仙境;人们生活在画中一样,美得让人窒息。
④尾联:诗人登高远眺,但见群山环绕之中有一道溪流,从远处奔流而来,直泻而下。诗人感叹自己身在异乡,游宦无定,就像这飘忽不定的蓬草,不知何时才能归去故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