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社奠东都,恃德非恃险。
聚兵三十万,待哺无容歉。
西有砥柱峻,菽麦不逾陕。
齐鲁粮食艰,灞水不潋滟。
唯馀汴渠利,直贯长淮隒。
岁输六百万,江湖极收敛。
挽送入太仓,因陈失盖弇。
将漕苟不登,汝职兹为忝。
或谓取太多,六路有丰俭。
其间一不熟,饥殍谁能掩。
一旦俾之粟,是人意常慊。
区处失其宜,斯言反为玷。
尝欲请增减,革孚亦须渐。
连营今饭稻,香美若菱芡。
因循未易论,官曹畏书检。
虚亭一临眺,比比危樯飐。
来从数千里,岁时空苒苒。
雨馀山气净,黛色浅深染。
夜昏渔火出,倏忽电光闪。
须臾月色空,水面铺寒簟。
相逢喜道旧,城柝屡移点。
因语发长谣,谁能刊琬琰。
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
泗州,即今安徽的宿州。泗州在黄河以北,北与河南、山东接壤。马子山是泗州的名山。泗州地处淮河中游,漕运发达。观漕亭,即观赏漕运之景。
庙社奠东都,恃德非恃险。
庙社,指祭祀土地神和五谷之神的地方。东都,指洛阳。洛阳是东汉的首都,故称。
恃德,指依靠道德和恩惠。非恃险,指不是靠地势险要。
聚兵三十万,待哺无容歉。
聚兵,指屯兵。三十万,指军队人数。待哺,指等待喂养。
西有砥柱峻,菽麦不逾陕。
砥柱,指三门峡。陕县,古称长安,今属山西,是古代交通要道。
齐鲁粮食艰,灞水不潋滟。
齐鲁,指山东一带。灞水,指渭水。灞水在西安西北,今已改道。
唯馀汴渠利,直贯长淮隒。
汴渠,指隋唐以来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直贯,意为一直通到。长淮隒,指淮河。
岁输六百万,江湖极收敛。
岁输六百万,指每年输送六十万石粮食。江湖,泛指江河湖海。
挽送入太仓,因陈失盖弇。
挽送,指将漕粮运送到仓库。太仓,指京城仓库。因陈,犹言因此。失盖弇,指因为漕运失败而失去张盖弇。张盖弇,字元济,唐宪宗时宰相。
将漕苟不登,汝职兹为忝。
将漕,指负责漕运。若漕运未能成功,则你的职责就成为羞耻了。
或谓取太多,六路有丰俭。
或谓,犹云“有人说”。取太多,指漕运的量太大。六路,指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关中六个地方。
其间一不熟,饥殍谁能掩。
其中一个地方如果歉收,饥民饿死了又由谁来埋葬呢?
一旦俾之粟,是人意常慊。
一旦给百姓粮食,人们就会满意。俾,通“俾”,使的意思。
区处失其宜,斯言反为玷。
区处,犹言处置。失其宜,指处理不当。斯言,这里指上述言论。
尝欲请增减,革孚亦须渐。
曾想请求朝廷减少漕米的数量,改革政策也需要逐步进行。革孚,犹言改变漕运制度。
连营今饭稻,香美若菱芡。
连营,指军营连绵不断。饭稻,指在稻田里种植水稻。香美,形容米饭香味好,味道美味。
因循未易论,官曹畏书检。
因循,犹言遵循旧例。书检,指文书检查。官曹,官署。
虚亭一临眺,比比危樯飐。
虚亭,指空亭。临眺,指站在高处远望。比比,形容众多的样子。危樯,高耸的船桅。
来从数千里,岁时空苒苒。
来从,犹言来自。数千里,指来自千里之外。
雨馀山气净,黛色浅深染。
雨后山间空气清新,黛色淡深交织。黛色,指青黑色的山峦色彩。
夜昏渔火出,倏忽电光闪。
夜色朦胧渔船上的灯火闪烁出现,忽然闪电划过夜空。
须臾月色空,水面铺寒簟。
须臾,不久。月色空,形容月亮渐渐隐没在云层中。水面铺寒簟,形容月光映照在江面上像铺着一张凉席。寒簟,一种用竹篾编制而成的凉席。
相逢喜道旧,城柝屡移点。
相逢,指相遇。道旧,指谈论往事。城柝,即城门上敲击的木鱼声。屡移点,指多次更换更夫的岗位。
因语发长谣,谁能刊琬琰。
犹言于是说。因语发长谣,即于是吟咏出一首长诗。谁,疑问词。能,能行、能够做到。刊琬琰,指雕琢玉器。琬琰,美好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