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杂岭云,清过晋时人。
学苦常如病,家和不见贫。
雪消崖溜急,春近烧痕新。
寒烛半明灭,通宵语意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 幽居杂岭云,清过晋时人。
- 幽居:指隐士的隐居生活。
- 杂岭云:形容山峦之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 清过晋时人:意指隐居的生活清净得可以和晋代的高洁人士相比肩。
- 学苦常如病,家和不见贫。
- 学苦:形容学习或工作的压力大。
- 家和:家庭和睦。
- 不见贫:即使家中不富裕,也不会因此而感到贫困。
- 雪消崖溜急,春近烧痕新。
- 雪消崖溜急:雪融化后山涧水流加快,声音显得急促。
- 春近烧痕新:春天到来,山间的烧柴痕迹显露出来。
- 寒烛半明灭,通宵语意真。
- 寒烛:指夜晚寒冷中微弱的烛光。
- 通宵语意真:整夜的交流充满真挚的情感。
译文:
在深山之中隐居生活,如同晋代高洁的人一样清静。
尽管学习辛苦,但内心却像是有病般难受;然而家里和谐,不会因为贫穷而觉得困苦。
雪后溪流加速流淌,春日里烧柴的痕迹清晰可见。
深夜里,烛光闪烁不定,我们彻夜长谈,心意相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刘隐居的生活环境和其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他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的“幽居”和“清过晋时人”、“学苦常如病”,以及“家和不见贫”等句子,都透露出他对物质贫富的淡泊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雪消崖溜急”和“春近烧痕新”,诗人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诗中的“寒烛半明灭”,“通宵语意真”,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温馨交流,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