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僧已去,古屋静萧萧。
敲石引松火,对花悬酒瓢。
窗棂寒背日,柱础润通潮。
君肯过幽寂,水程才隔宵。

诗句解读

1 客来僧已去,古屋静萧萧:这两句描绘了主人不在家,访客来访时已经离去,留下古旧的小屋显得格外寂静。

  1. 敲石引松火,对花悬酒瓢:客人在寒冷中用石头敲打着取暖,点起了松明火,并准备酒来对饮。这里的“松火”可能指的是用松木做的火炉或火盆,而“酒瓢”则指用来盛酒的器具。
  2. 窗棂寒背日,柱础润通潮:窗户的格子因背对太阳而显得寒冷,柱子下的基座由于常年湿润而显得有光泽。这些细节描绘了冬日的寒冷和室内外的温差。
  3. 君肯过幽寂,水程才隔宵:如果友人愿意接受这份幽静,那么即使相隔一夜的水程也是值得的。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理解与接受的态度。

译文

客人来了和尚已经走了,古旧的屋子静静的很萧索。
用石头敲击着引燃松明火光,对着花朵悬挂着酒葫芦。
窗子上的格子被寒冷的阳光照射着背对着太阳,柱子底下的基座因为常年的潮湿而显得晶莹剔透。
如果友人能够接受这份宁静,那么即使是一夜的水程也值得。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冬日里一座古寺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外界的联系。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对寒冷、孤寂、热闹等不同生活场景的对比,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一种对于友情的珍视与理解,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仍旧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