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分一半秋,此夜客吴州。
无侣共明月,唤僧同倚楼。
天虚云气尽,风静桂香浮。
遥忆前年醉,狂吟沧海头。

【注释】

凉分一半秋:天气转凉,秋天的一半已经过了。

此夜客吴州:《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被江州知府蔡九阻止后,押送至江州,与戴宗一同住在江州城外的梁山泊,时为中秋,故云“此夜”是说此时是中秋之夜。客:客居,寄居。

无侣共明月:没有朋友一起赏月,只得独自看月亮。

唤僧同倚楼:叫和尚一起登上楼来赏月,这里指邀请僧人到楼上共赏明月。

天虚云气尽:云气消散了,天空清朗。

风静桂香浮:风停了,桂花香飘散在空中。

遥忆前年醉:遥想去年醉酒的情景。

狂吟沧海头:狂放地吟诵《将进酒》,即饮酒作乐。沧海:大海。

【赏析】

《吴中中秋怀瓜庐诸友》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写中秋之景,下片写中秋之情。全词语言明白如话,但情韵悠扬,意趣深长,富有艺术感染力。

开头两句“凉分一半秋,此夜客吴州”,点明了节候和时地。“此夜”二字,既表明了时序,又透露出词人羁旅异乡、佳节不遇之悲凉心情。“凉分一半秋”,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中秋”这一特殊节日的景色特点,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此夜客吴州”,则把词人的思绪引入更深一层的境界之中。“无侣共明月”,紧承上文而来,表达了作者在异地独处时的寂寞心情,同时暗寓了词人对于友情的渴望。

接下来“唤僧同倚楼”,则是词人由“无侣”而“有侣”的具体表现。“唤僧同倚楼”,不仅描绘了一个动人的图景,而且蕴含着一种隽永的韵味。从字面上看,它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唤僧同倚楼”的画面;然而细细品味,却不难发现其中所蕴涵的意味。一方面,“此夜”、“明月”、“无侣”、“唤僧”,都带有浓厚的“佛性”色彩;另一方面,“唤僧同倚楼”的动作,又使人联想到“倚楼远眺”、“观潮听涛”的豪迈情致。因此,这一句实际上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意象:一种是“佛性”意象,另一种是“豪迈”意象。两种意象的交织,更使整首词的艺术境界显得更加优美。

过片“天虚云气尽,风静桂香浮”,是词人对中秋之夜景象的进一步描摹。这里,“天虚云气尽”,“风静桂香浮”,都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从而更充分地展现出一种空明、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美妙境界。

结尾两句“遥忆前年醉,狂吟沧海头”,是词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对自己当时行为的自况。这两句既是对往事的追忆,又是对自我的反思。“狂吟”一词,形象地勾勒出了词人当年那种狂放不羁的性格特征,而“沧海头”一词,则更增添了几分豪放不羁的气息。

这首词以“中秋”为题,通过描写中秋之夜的景色和词人自己赏月、忆友等情景,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词意境开阔,语言流畅自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