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尽客萧萧,系船当远郊。
冻苔龟曝日,古树鹊营巢。
野老扫寒屋,骚人寄午庖。
不知何所见,能索近诗抄。
腊尽客萧萧,系船当远郊。
腊月已尽,客人也渐渐稀少,我只好将船系在离城很远的郊外。
冻苔龟曝日,古树鹊营巢。
冰冻的青苔就像龟甲,晒太阳;古老的树木上,喜鹊筑巢。
野老扫寒屋,骚人寄午庖。
乡村的老翁正在清理着破旧的茅草屋子。诗人则借酒消愁,寄身于厨房之中。
不知何所见,能索近诗抄。
不知何处风景可看,只能借别人的诗篇来抄录。
腊尽客萧萧,系船当远郊。
冻苔龟曝日,古树鹊营巢。
野老扫寒屋,骚人寄午庖。
不知何所见,能索近诗抄。
腊尽客萧萧,系船当远郊。
腊月已尽,客人也渐渐稀少,我只好将船系在离城很远的郊外。
冻苔龟曝日,古树鹊营巢。
冰冻的青苔就像龟甲,晒太阳;古老的树木上,喜鹊筑巢。
野老扫寒屋,骚人寄午庖。
乡村的老翁正在清理着破旧的茅草屋子。诗人则借酒消愁,寄身于厨房之中。
不知何所见,能索近诗抄。
不知何处风景可看,只能借别人的诗篇来抄录。
又渡江来出自《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又渡江来的作者是:赵希迈。 又渡江来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又渡江来的释义是:再次渡过长江。 又渡江来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又渡江来的拼音读音是:yòu dù jiāng lái。 又渡江来是《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的第22句。 又渡江来的上半句是:引西风恨。 又渡江来的全句是:歌吹竹西难问,拚菊边醉著,吟寄天涯。任红楼踪迹
引西风恨出自《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引西风恨的作者是:赵希迈。 引西风恨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引西风恨的释义是:引西风恨:借助西风表达内心的愁恨。 引西风恨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引西风恨的拼音读音是:yǐn xī fēng hèn。 引西风恨是《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的第21句。 引西风恨的上半句是:潮回处。 引西风恨的下半句是:又渡江来。 引西风恨的全句是
潮回处出自《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潮回处的作者是:赵希迈。 潮回处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潮回处的释义是:潮回处:潮水退回的地方。 潮回处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潮回处的拼音读音是:cháo huí chù。 潮回处是《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的第20句。 潮回处的上半句是:流恨入秦淮。 潮回处的下半句是:引西风恨。 潮回处的全句是:歌吹竹西难问,拚菊边醉著
流恨入秦淮出自《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流恨入秦淮的作者是:赵希迈。 流恨入秦淮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流恨入秦淮的释义是:流恨入秦淮:指诗人内心的遗憾和哀愁随着流水融入了秦淮河。 流恨入秦淮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流恨入秦淮的拼音读音是:liú hèn rù qín huái。 流恨入秦淮是《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的第19句。 流恨入秦淮的上半句是:趁夜潮。
趁夜潮出自《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趁夜潮的作者是:赵希迈。 趁夜潮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趁夜潮的释义是:乘夜潮 趁夜潮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趁夜潮的拼音读音是:chèn yè cháo。 趁夜潮是《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的第18句。 趁夜潮的上半句是:桥东片月。 趁夜潮的下半句是:流恨入秦淮。 趁夜潮的全句是:歌吹竹西难问,拚菊边醉著,吟寄天涯。任红楼踪迹
桥东片月出自《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桥东片月的作者是:赵希迈。 桥东片月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桥东片月的释义是:桥东片月:指悬挂在桥东的一轮明月。 桥东片月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桥东片月的拼音读音是:qiáo dōng piàn yuè。 桥东片月是《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的第17句。 桥东片月的上半句是:几伤心。 桥东片月的下半句是:趁夜潮。
几伤心出自《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几伤心的作者是:赵希迈。 几伤心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几伤心的释义是:几伤心:几多伤心。 几伤心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几伤心的拼音读音是:jǐ shāng xīn。 几伤心是《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的第16句。 几伤心的上半句是:茅屋染苍苔。 几伤心的下半句是:桥东片月。 几伤心的全句是:歌吹竹西难问,拚菊边醉著,吟寄天涯
茅屋染苍苔出自《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茅屋染苍苔的作者是:赵希迈。 茅屋染苍苔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茅屋染苍苔的释义是:茅屋染苍苔:指茅屋上覆盖的青苔已经变得苍老、茂密。这里用以形容茅屋年久失修,显得古朴、凄凉。 茅屋染苍苔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茅屋染苍苔的拼音读音是:máo wū rǎn cāng tái。 茅屋染苍苔是《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的第15句。
任红楼踪迹出自《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任红楼踪迹的作者是:赵希迈。 任红楼踪迹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任红楼踪迹的释义是:任红楼踪迹:任由红楼的遗迹。在这里,“任”字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无奈和接受,而“红楼”则是指古代建筑,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辉煌。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中红楼盛景的怀念和感叹。 任红楼踪迹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任红楼踪迹的拼音读音是:rèn
吟寄天涯出自《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吟寄天涯的作者是:赵希迈。 吟寄天涯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吟寄天涯的释义是:吟寄天涯:指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寄托在天涯海角,表达出诗人怀古之情的深远和广阔。 吟寄天涯是宋代诗人赵希迈的作品,风格是:词。 吟寄天涯的拼音读音是:yín jì tiān yá。 吟寄天涯是《八声甘州 · 竹西怀古》的第13句。 吟寄天涯的上半句是:拚菊边醉著。
【注释】 凉分一半秋:天气转凉,秋天的一半已经过了。 此夜客吴州:《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被江州知府蔡九阻止后,押送至江州,与戴宗一同住在江州城外的梁山泊,时为中秋,故云“此夜”是说此时是中秋之夜。客:客居,寄居。 无侣共明月:没有朋友一起赏月,只得独自看月亮。 唤僧同倚楼:叫和尚一起登上楼来赏月,这里指邀请僧人到楼上共赏明月。 天虚云气尽:云气消散了,天空清朗。 风静桂香浮:风停了
诗句解读 1 客来僧已去,古屋静萧萧:这两句描绘了主人不在家,访客来访时已经离去,留下古旧的小屋显得格外寂静。 2. 敲石引松火,对花悬酒瓢:客人在寒冷中用石头敲打着取暖,点起了松明火,并准备酒来对饮。这里的“松火”可能指的是用松木做的火炉或火盆,而“酒瓢”则指用来盛酒的器具。 3. 窗棂寒背日,柱础润通潮:窗户的格子因背对太阳而显得寒冷,柱子下的基座由于常年湿润而显得有光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主要内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然后仔细辨识选项正误。本题要求对诗歌逐句进行解读。 “昆湖夜归”是第一句,点明地点和时间,交代了诗的题材,即诗人在夜晚乘船归来。“渡湖归古县”,诗人从江南乘船返回故乡古县。“一望水程赊”,诗人放眼望去,只见一片浩渺无际的水程。“赊”通“遐”,“远”。 “月正帆无影
【注释】 寒犹在:指四月初的天气依然寒冷。 日高常掩扉:太阳高照时,我总喜欢关上门户,以免受寒。 纵收风外絮:即使收起了窗外飘落的柳絮。 难暖客中衣:衣服难以温暖。 瘦:细而长。 残梢花最肥:树上的花朵已凋谢,只有枝条上的花却最为丰满。 有情双燕子:有灵性的一对燕子。 旧巢归:回到旧居。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一幅深秋景象,从初夏到深秋,自然界经历了一个由热转凉的过程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乱崖悬怪木,地胜绝纤尘。 曾经有人成功升仙,为何没有人能避开世间纷扰? 湍流因过雨,啼鸟但如春。 桃花盛开,繁花似锦,然而荒废的墓碑却无法记录下真实的历史。 谁种桃千树,荒碑记不真。 注释解释: 1. 乱崖悬怪木:形容乱石嶙峋的山崖上,生长着奇特古怪的树木。 2. 地胜绝纤尘:形容这个地方非常美丽,没有任何污染。 3. 曾有升仙者:曾有人在这个地方成功修炼成仙。
宿溪村书斋 故人能下榻,为喜客相过。 不住夜泉滴,常疑春雨多。 风来琴自响,冰合砚难磨。 明日还分袂,羁吟谁共哦。 诗句解释: 1. 故人能下榻:意为老朋友能在这里下榻休息,表示欢迎之意。 2. 为喜客相过:因为客人的到来而感到高兴。 3. 不住夜泉滴:夜晚的泉水没有停歇地流淌。 4. 常疑春雨多:常常怀疑春天的雨下得太多。 5. 风来琴自响:风吹来时,琴自动响起。 6. 冰合砚难磨:冰融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