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无事上元节,丝竹歌声更互发。
自从雨后最晴明,不似往年今岁别。
死来无意在遨游,常愧三光明皎洁。
千门万户乐喧喧,就中年少无暂歇。
天街红焰布群星,晃炀人间斗明月。
【注释】
缘识:即“缘识”,因缘相遇。承平无事指太平盛世。上元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元宵节。丝竹:弦乐器。更互发:相互唱和、演奏。雨后最晴明:指天晴之后的景象。不似往年今岁别:不像往年的分别(指人死)。死来无意在遨游:死后无意再游荡。常愧三光明皎洁:常感自身光明不如太阳明亮(指死后)。千门万户乐喧喧:指家家户户都热闹非凡。就中年少无暂歇:其中年轻人没有停歇的。天街红焰布群星:天上的街道燃着红光,像满天繁星一样耀眼。晃炀:照耀、炫耀。人间斗明月:指地上的人互相辉映,如在月亮下比赛。
【赏析】
《元宵》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液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句,四句一组。前两联以议论起句,中间两联写景抒情,最后两联抒发感慨。此诗描写了元宵夜人们欢乐的场景。
首联:“缘识”,意思是说由于某种原因而相识或相会。这两句是说,在这个和平时期,我们因为各种原因相识、相聚,共同欣赏美妙的音乐。
颔联:这是一首写景的诗,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元宵夜的美丽景象。
颈联:这是对生命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尾联:这是一首抒发诗人情感的诗,他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无法享受太平盛世的繁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