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鸡犬寂无闻,烟际微风起夕曛。
肠断梅飘千树玉,眼寒麦浪一溪云。
拙于生计无如我,老矣情亲独有君。
伫立茅檐一搔首,扶春梦月与谁分。
酬平上人
【注释】
比邻:邻近。鸡犬寂无闻:连邻居的家禽家畜也静悄悄,没有一点儿声音。烟际:烟霭之间。微风起夕曛(xū,黄昏时的余晖):傍晚时分,微风拂起炊烟。曛,日光斜照的样子。
肠断梅飘千树玉:看到梅花凋零落尽,如同无数晶莹洁白的玉石,不禁伤心欲绝。肠断:心肠断裂。
眼寒麦浪一溪云:望着眼前随风起伏、如云似雾的麦田波浪,感到眼睛发冷,心绪凄切。眼寒:眼睛寒冷,指因伤感而流泪。
拙于生计无如我:我对于生活琐事的应对不够灵巧,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我自己了。拙于生计:笨拙于生活。无如我:不如我。
老矣情亲独有君:年纪大了,只有您这样一位知己。情亲:感情深厚、亲密的朋友。独有:只有。
伫立茅檐一搔首:在茅屋的檐下站立着,用手轻轻搔着头。伫立:长久地站着。茅檐:茅草盖顶的房屋檐口。一搔首:形容沉思的样子。
扶春梦月与谁分:我抱着春天的梦想,仰望天空中的明月。与谁:和谁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
首句“比邻鸡犬寂无闻”,描绘了一幅寂静的田园景象。诗人通过对比邻居家的鸡犬之声和自己的寂寞无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种孤独感并非源于外界的冷漠,而是源于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第二句“烟际微风起夕曛”,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下的田野景色。微风轻拂着烟雾缭绕的田野,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大地。这里的景色虽然美丽,但却无法带给诗人一丝温暖和慰藉。因为他知道,这些美景都是他无法触及的,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哀伤。
接下来两句“肠断梅飘千树玉,眼寒麦浪一溪云”,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梅花凋零和麦田波浪的景象。梅花如玉般凋零,让人心痛不已;麦浪翻滚如云,却无法抚慰诗人的孤寂心灵。这些意象都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第四句“拙于生计无如我”,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琐事应付不灵巧的自嘲。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更加珍视与友人之间的情谊。第五句“老矣情亲独有君”,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只有这位朋友能够理解他、关心他。这种深情厚谊让诗人倍感珍惜。
最后两句“伫立茅檐一搔首,扶春梦月与谁分”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站在茅檐下,思念远方的朋友,感叹人生无常。他抱着春天的梦想,仰望天空中的明月,渴望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时光。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不得不接受孤独的现实,只能独自承受这份痛苦与无奈。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痛苦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