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拟金谷,逸少比季伦。
史臣作此语,无异屠沽人。
君看兰亭墨,岁久迹岂陈。
当时本嬉戏,后世乃见真。
我行适春暮,及此禊饮辰。
墨池奏环玦,书堂暗松筠。
堂中有遗像,俨坐遗冠巾。
情知金堂仙,可望不可亲。
物色倘见之,欲去犹逡巡。

诗句解析

  1. 过兰亭书堂:通过兰亭(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的书堂。
  • 兰亭:地名,历史上有著名的兰亭集序事件。
  • 书堂:指这里提到的书房或学习的地方。
  1. 兰亭拟金谷,逸少比季伦:兰亭的书法风格模仿金谷(另一个地名,也位于浙江)的王羲之,与季伦相提并论。
  • 兰亭: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曾在这里居住并创作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 逸少:王羲之的字号。
  • 金谷、季伦:都是指代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和文人,此处用以比喻兰亭的书法风格。
  1. 史臣作此语,无异屠沽人:史官撰写这段历史时,其描述与屠户卖肉的人并无二致。
  • 史臣:指记录历史的官员。
  • 屠沽人:原指杀猪卖肉的人,后来泛指普通劳动者。
  • 这里用来形容普通人对书法的评价可能与真正的艺术理解相去甚远。
  1. 君看兰亭墨,岁久迹岂陈:你看到兰亭留下的墨迹,岁月虽久但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 兰亭墨:指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的墨迹。
  • 岁久迹岂陈:表示时间的流逝并不能冲淡墨迹的痕迹。
  1. 当时本嬉戏,后世乃见真:当年只是一场嬉戏,后世却能看到其中的真实。
  • 嬉戏:指当时的娱乐活动,可能涉及书法等艺术形式。
  • 真实:表示真正的艺术价值。
  1. 我行适春暮,及此禊饮辰:我此时来到春天的尾声,恰逢这里的禊饮节令。
  • 禊饮节: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人们会聚集一起进行饮酒等活动。
  1. 墨池奏环玦,书堂暗松筠:墨池旁陈列着环玦,书堂深处弥漫着松筠香。
  • 墨池:指用来研磨墨汁的水坑,环玦为古代佩饰。
  • 松筠:指松树的嫩芽和柔韧的竹条,常用于书写,象征着文学和艺术的美好。
  1. 堂中有遗像,俨坐遗冠巾:书房中有一尊遗像,静静地坐着,身着遗下的帽子和头巾。
  • 遗像:指已经去世的人物的形象。
  • 俨坐遗冠巾:形容遗像端坐在生前的服饰之中,形象庄重而不失文雅。
  1. 情知金堂仙,可望不可亲:虽然知道这些是神仙般的人物,但只能远远地仰望而不能接近。
  • 金堂仙:指那些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祇。
  • 可望不可亲:表示只能远观而不能完全亲近。
  1. 物色倘见之,欲去犹逡巡:如果有幸见到这些神仙般的人物,想要离去却又犹豫不定。
  • 物色:指希望见到某物或某人。
  • 逡巡: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兰亭书堂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将古代书法艺术与现实生活进行了巧妙的融合。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书法艺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古代书法艺术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