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沧浪,歌窈窕,云日弄微霁。屏倚曾空,鹤去几何岁。尚留洞草芊青,岩花重碧,游泳处、露中风袂。
木兰舣。亭外冉冉斜阳,杯行尚联断。独凭危阑,解渴漱寒水。少须酒力还低,茶香不断,清与处、月明川底。
祝允文《水调歌头·和王平甫韵》濯沧浪,歌窈窕,云日弄微霁。屏倚曾空,鹤去几何年。尚留洞草芊青,岩花重碧,游泳处、露中风袂。
木兰舣。亭外冉冉斜阳,杯行尚联断。独凭危阑,解渴漱寒水。少须酒力还低,茶香不断,清与处、月明川底。
注释:
濯沧浪,歌窈窕,云日弄微霁。屏倚曾空,鹤去几何年。尚留洞草芊青,岩花重碧,游泳处、露中风袂。 木兰舣。亭外冉冉斜阳,杯行尚联断。独凭危阑,解渴漱寒水。少须酒力还低,茶香不断,清与处、月明川底。
译文:
在清澈的水中洗涤着,歌声悠扬婉转,云彩与阳光嬉戏着,微光开始变得明亮起来。屏风靠在曾经空荡的地方,已经过去了多少年?洞里的菖蒲依然翠绿青葱,岩上的花儿依然郁郁葱葱。我在湖边的小舟上游玩时,湖面波光粼粼,微风吹过水面带起的涟漪如同风袖一般。
木兰舣(nǐ)船停泊在岸边。在亭外的夕阳下,我悠然自得地品着佳酿。一杯接一杯,酒杯中的酒似乎还在流淌。独自依靠在栏杆上,我解开衣襟,喝着清凉的水。稍微饮些酒后,酒劲就消退了,但茶香却依然弥漫在周围。在这明亮的月光下,湖水清澈见底。
赏析:
《水调歌头·和王平甫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该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西元一一零七年),当时苏轼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陽)。此词通过描写登武夷山时所见之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孤独感。全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词。